绝症男孩笑迎减刑妈妈
据北京青年报前天的北京特别冷,可松堂关怀医院里却异常温暖,患有脑萎缩的杨阳,终于见到了刚刚从监狱里出来的妈妈王梅(化名),从来没有笑过的他开心地笑了。而从这天开始,因拐卖人口入狱的王梅获减刑出狱成为松堂医院一名正式护工。
他就像个植物人
松堂关怀医院只收老人,但去年12月5日他们却破例收留了患有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才13岁的杨阳。
杨阳来自陕西,两岁时父亲离开了他,4年前母亲又因为拐卖人口被判入狱6年。2002年杨阳的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开始不断发作,不能走路,意识不清,再加上周围人对他是罪犯的儿子的指指点点,孩子的病情很快恶化,亲戚们都不愿再继续抚养他,后来专门收留服刑人员子女的陕西回归研究会儿童村的老师将杨阳接到了儿童村,经过多方联系,杨阳最终被送到松堂关怀医院。
松堂关怀医院院长说,刚到医院时,杨阳简直就是一个植物人,在全院医生、护士爱的包围下,杨阳病情在渐渐好转,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还集体为杨阳捐了5000元钱,帮他治病。但他们发现,杨阳始终不会笑———这个孩子患了自闭症。
医生说要给杨阳实施爱的处方。于是请来医院所有40多岁的女医生、护士像母亲一样照顾他,并想用“妈妈”两个字来唤醒他,但都没有成功。医生说只能让他的亲生母亲来,也许能让杨阳从植物人的状态中醒来。
他和母亲都获得了重生
为了让他尽快好起来,得到母爱,松堂关怀医院和儿童村的老师们一起联系、协调,终于为杨阳的妈妈争取到了减刑。8日中午12点,王梅走出了西安女子监狱的大门,连夜乘火车来到北京。
前天早上9点,在松堂关怀医院大厅,杨阳坐在轮椅上,见到了几年不曾谋面的妈妈,院长、医生、护士第一次听到了这个脑瘫孩子发出的笑声,笑声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
王梅一边流着泪,一边对大家说,她曾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可看到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在关心着她和杨阳,她决心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弥补她以前犯过的错,把这里的每位老人都当做自己的父母对待,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