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渴盼精神陪护:谁来陪我聊聊天
看过电视剧《马大帅》的朋友可能记得,马大帅在打工四处碰壁后,终于找到一份当护工的活儿,护理一位年过七旬、性情古怪的苏老太太,为了给她解闷儿,马大帅每天陪她念书、唠嗑儿,有时还会为她吹吹葫芦丝儿……其实在省城,在我们身边,目前有精神陪护需求的老人也越来越多……
走在城许多社区里,你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三五成群的老人带着马扎、板凳凑到一起,不是大摆“龙门阵”就是闲聊神侃一气。话题无非是你家儿子在哪里工作、找了个什么样的媳妇,我家孙女做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邻居李某最近身体怎样等,以及由此引发的一连串的絮叨,但老人们却似乎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原来———
孤独总是难免的
今年68岁的王阿姨,老伴在4年前就去世了。一儿一女早已成家立业,儿子一家远在加拿大,女儿在太重集团上班。她在并州路住着一套三居室的大房子,自己的退休金和儿女给的钱足够她“为所欲为”地乱花了。可她说,她也有烦恼,“儿女们工作都很忙,还经常天南地北地出差,有时逢年过节都很难聚在一起。这么大的房子平时就我一个人住,在屋里找不到人说话,常常自言自语,一个人扮两个人,那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我也想出去玩玩,可自己身体也不太好,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也曾想过雇个小保姆,可即使雇了,又怎能代替亲情的安慰?”
老人的屋子里挂着儿子、女儿家的生活照:“我还有他们小时候的照片,想他们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我是天天盼着他们能来我这儿啊!”为此,她格外喜欢陈红那首唱出老人心声的《常回家看看》。
像王阿姨这样寂寞的老人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在中华好月嫂总店做专业陪护的顾姐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4个月前的一天中午,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给他们打来电话说,想找个人陪老母亲聊聊天,因为他和妻子顾不上回家看老人,虽然老母亲身体还行,但难免会寂寞。考虑再三,从未涉足此“陪聊”业务的顾姐忐忑不安地担起了这个“重任”。一路上,所有的感觉除了紧张还是紧张,因为以前她一直是搞洗衣、做饭、按摩等专业陪护的,虽然对老人的心思有一定了解,但陪聊还是头一次。而且老人并不知道儿子为她请了陪护人员专门“陪聊”,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上楼,敲门,自我介绍。这个每天和宠物聊天的老人感动了,她摘下眼镜,擦拭着眼角的泪水。随后老人讲述了自己的烦恼———儿子儿媳如何孝顺,却忙得不常“回家看看”。接着,话题就从老人的儿子到老伴,从老家到太原,老人说了许多。顾姐则像个听众,耐心地倾听着。她从紧张的状态解放出来,老人也似乎走出了寂寞的阴影。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老人说,留下吃晚饭吧,再唠一会儿,今天过得真高兴。顾姐说,我还得回公司报到呢。于是老人塞给她十块钱,顾姐鼻子一酸,她说那一刻,她觉得老人们真是可怜。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约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出现了空巢现象。空巢老人往往要陆续经受丧偶、丧友、生病等重重打击,极易造成情感障碍,患上老年孤独症。这些老人的物质生活一般不成问题,最渴望的是子女和亲人精神上的抚慰,他们希望在亲情、温情中度过晚年。
采访中,大多数年轻人无奈地告诉记者,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需要时间进行“充电”;为了在单位站稳脚跟,他们要用大量的精力去应付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了寻求机遇,他们也许会挤进人口流动大军……如此种种,身心早已疲惫,在一家保险公司任部门主管的程先生感叹地说:我也想常回家看看,可单位周末还要加班,实在是没时间呀!
俗话说,“人怕孤,树怕枯”。在社区活动中心,老人们告诉记者,走下干了一辈子的工作岗位,难免会感到空虚寂寞、无所事事。大多数老年人又与子女分离独居,特别是那些丧失生活能力、躺在病榻上、起居有困难的老人,更需要照顾。有些子女与父母不在同一城市,虽寄钱物给老人,但一年半载也不回家一趟,甚至常年没有一纸半字的书信来安慰双亲。有些子女虽与老人共同生活,但却明确地与老人实行了经济生活的分离,有的补贴给老人一定数额的生活赡养费后,便不再去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还有一些子女缺乏孝心,话难听,脸难看,老人虽有吃有穿,却成了“受气包”,精神上备受折磨。
事实上,他们不愁生活无着,而是担心自己在孤独中度过晚年。他们期盼的是能在亲情、友情、温情的氛围中愉快地走完人生之路。虽然老人也明白孩子们的孝顺和无奈,可是失去天伦之乐的亲情常常会使他们萌生出一种孤独感。为解除这种孤寂生活的烦恼,老人们往往会把精神上的需求寄托在阅读书籍、外出旅游、找人聊天、谈心等方面。也有的子女为了避免老人孤寂,在自己不能“常回家看看”的情况下,为老人“花钱买乐”,雇个保姆来为老人解闷儿。
近年来出现的诸如社区服务、活动中心、精神保姆、临终关怀等等,都是社会为老年人办的实事好事。但是,应该承认,这一切举措都替代不了双亲对子女的种种精神企盼。有调查显示,目前有三分之一的老人身边无子女,而且26%的老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还有74%的老人独身,有48%的家庭明确表示老年人最需要“精神安慰”;约47%的老人认为,子女孝敬父母最重要的表现是对父母主动关心,问寒问暖与相互交流。在问及“在满足您精神需求方面,哪个因素的作用最大”时,8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家庭”,大大超出了“原单位”、“社区”、“国家”和“社会”的总和。
据医学研究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产生风险承受能力弱、害怕孤寂、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便会导致老年痴呆症等心理及生理疾病。而且大多数城市老人在精神赡养方面的需求大于物质上的需求,“精神陪护”作为一种新兴职业也就应运而生。
“精神陪护”从业人员以陪人聊天、与人谈心为职业,从而解除了一些人无暇照看或陪伴自己亲人的后顾之忧。在国外,精神陪护已不是新鲜事儿。电影《蝴蝶梦》的女主人公就给人做过陪护。而如今,在上海、广州等城市,也相继有了这项服务。国外的范围已拓展到陪散步、陪吃饭、陪旅游等项目。有人说,“精神陪护”给被陪护人送去了“开心的钥匙”,让被陪护人从孤寂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有专家预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陪护”将会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精神陪护”从业人员将会出现在许多老人家庭或者老人病榻前,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笑声,也解决了一些子女的后顾之忧。目前,不少大城市已出现了“精神陪护”的中介机构。
记者在省城各社区、家政服务公司采访时了解到,“精神陪护”是一种社会需求,是一项满足被陪护人多元化精神需求的高尚职业。其本身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而且还要仪表端庄、心地善良、知识渊博、视野开阔、善于言谈,这样才能满足被陪护人的精神需求,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思想沟通,从而建立起亲密的朋友关系。作为一名“精神陪护”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让被陪护人心理上得到慰藉,而且要使其在思想上受到启迪,从而使被陪护人的心胸更加开阔,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让被陪护人的亲属也感到放心、舒心。
中华好月嫂总店负责人郭志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过去那种只管吃饭穿衣的陪护人员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她们将来要求陪护人员要学会和雇主聊天、谈心,建立朋友式的关系,同时将对陪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员工的素质提高了,反过来又会更好地为雇主服务。必要时制定了“星级”制度,根据员工的服务态度、服务时间的长短以及技能的高低,由专业人士进行评定,达到一定水准的会被评为“星级”。可目前的现状是,社区为老服务和家政服务中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下岗工、外来流动人口等,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所以暂时还停留在洗衣做饭等保姆式的陪护内容上。
此外,大多数社区老人认为,目前花钱雇人陪自己聊天还很难接受。一方面是大多数老人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情感上也很难接受“一个外人带着赚钱的心理陪自己聊天,那样的谈话如何能使彼此无所顾忌地交心。”而且,“精神陪护”这一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不少地区的“精神陪护”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更没有一套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及考核办法,而是按双方事先约定后而实行的“钟点计费聊天服务”。
不过,如今在老年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简单的话道出了老百姓追求快乐生活的向往。看得出,不久的将来,精神陪护将走进我们的生活。这样,外面的信息了解多了,老人的视野也就拓宽了;文化生活丰富了,精神的绿洲也就生机盎然了。
*上海某护理中心的主要服务内容是:照顾年老体弱、有病不能自理的老人,替他们买菜做饭、洗衣,料理家务,陪他们读书、读报、看电视、聊天解闷儿以及卧病老人的护理和紧急事件的处理等等。陪护服务一般有三种形式:全天24小时制、半天12小时制和随叫随到钟点制。收费标准为全天制35元/天、半天制25元/天、钟点制5元/小时。
*哈尔滨有一种“听者”陪护服务,以消解老人心中的寂寥。陪护的内容包括陪聊天、散步、读书、看报等,收费每4小时10元。只需打个电话,年轻的陪护就会如约而至,登门为孤独的老人提供精神服务。
*南京“一家人”家政服务公司40名经过职业培训的“情感陪护员”悄然上岗。经理傅九梅介绍说,40名“情感陪护员”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的高学历。
*黑龙江省哈尔滨一位80岁高龄的高老太来到了市妇联家庭服务中心,要求花钱给自己请一位能解闷儿、聊天、唠嗑的服务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老人以每小时8元钱的价格,如愿以偿地领走了一位陪护员。目前,该中心一个月内就有100多位老人来请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