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给障碍孩子一颗平常心

作者: 更新时间:2008-04-22 点击数: 百度一下

给障碍孩子一颗平常心
障碍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展览,为这些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本报资料图

  本报记者 刘一平 实习生 黄付平 通讯员 邵春晓

  昨日,58位障碍儿童的家长聚集在深圳市康宁医院儿童心理康复教育科,参加名为“爱心互动,经验共享”的交流会。他们的孩子大多患有自闭症、精神发育迟缓和社会适应障碍,但在爸爸妈妈的心中,孩子仍然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他们在与孩子一起成长。

  经验一:用心就会有变化

  和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一样,小雨妈妈也经历了从崩溃无助到接受的过程,刚当上妈妈时她还是小女孩的心态,但儿子让她意识到责任,她和儿子共同成长。她在交流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去年7月是她噩梦的开始。亲子班课程结束后,老师对小雨的评语栏里一片空白,并好心地建议她带孩子去检查。她带着孩子跑遍各大医院,后被推荐到康宁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3岁的小雨被确诊为自闭症,表现只相当于8个月的婴孩。小雨妈妈快要崩溃了,儿子出生时是那样可爱,就是发育有点迟缓,11个月才出牙,1岁半才敢放开大人的手自己走,去早教班也很乖,想要什么总是抓着你的手把你拉去,因为还不会说话,可他怎么会是自闭症?她第一句话就是问医生“轻度还是重度”,医生说,这是一个终身的疾病,不是吃药就能好的,只能通过康复训练提高孩子的能力。

  小雨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痛苦了一段时间后,她对丈夫说,不能在孩子面前伤心,他会感觉到的。她开始带着孩子参加一对一的康复训练,一个月后孩子就能发“啊”音,又过了一个月,能够清晰地叫“妈妈”,她别提有多开心。并开始看关于自闭症的专业书,与老师和其他家长一起慢慢学,以前自己读书都从没有这么认真过。对于自闭症孩子,一些简单的动作都学得很慢,小雨妈妈不着急,今天教不会明天接着教,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孩子就会了。

  因为自闭症会是终身的,虽然其中有些患者被誉为“白痴的天才”,后来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画家等,但大多数患者智力中等,在语言表达和社交上存在终生障碍,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患上自闭症都感到绝望。在那些痛苦的时刻,小雨妈妈看到一本书《蜗牛不放弃》,书中说,“自闭症孩子就像蜗牛一样背着沉重的壳,但依然前行,在不幸的命运中努力成长着”。

  她觉得,自己也是那只蜗牛。“我把目标放低,心态放平和,今后小雨能生活自理就行。孩子进步很快,现在能慢慢地用两只手拿东西了,我很开心、很乐观。是孩子让我成长的,只要妈妈用心,孩子会有变化,虽然很慢,但我会跟他一起学习。”

  经验二:给孩子一颗平常心

  8岁的欢欢是一名精神发育迟缓的女孩,非常可爱,笑容特别纯净。跟每一位障碍孩子的家长一样,欢欢妈也经历了彷徨、无奈的过程,是家人给了她无穷无尽的力量,用一颗平常心,让孩子走上一条平常的人生道路。

  作为障碍孩子的母亲,要品尝很多别人难以体会的艰辛。母女俩曾经来回乘坐4个小时的公共汽车,为的是做半个小时的感觉综合训练,后因经济原因,母亲就在家里为女儿训练。一次妈妈让欢欢自己扣鞋带,结果欢欢蹲下来,花了半个小时,扣好了一只鞋子的鞋带,又花了半个小时扣好另一只。一上午就扣了两三次鞋带。

  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一颗平常之心,欢欢妈希望孩子能在这个社会里坦然快乐地生活,而不是躲藏或者要人照顾。每次孩子出去,都会遇到不同的眼光,欢欢妈也曾懊恼过,挣扎了一段时间后,心态打开了。丈夫也说,哪怕孩子身体残疾,也要让她的心灵快乐成长。欢欢妈希望女儿能有平常心,坦然地接受这些现实,但首先家长更需要一颗平常心。

  经验三:家长也可成为专家

  昨日的交流会上,家长们热烈地讨论,或者询问康复老师,或者彼此交流对孩子的康复训练。他们纷纷对记者表示,交流会很实用,能让家长得到提升。

  康宁医院儿童心理康复教育科主任王晋涛告诉记者,自2004年至今,这样的经验交流活动已经是第8期,这种常规性的家长交流互动很有必要,家长发现孩子存在各种障碍后,大多经历一个心理过程,有的不能接受,有的尽力隐瞒,有的则对孩子过分溺爱或者过分心急,来自其他家长的经验会给他们很大的鼓励和启发。

  “其实障碍孩子的康复问题主要在家长。康复训练并非只是在专业机构里的小范围行为,孩子要走出去、泛化到家庭和社会,才能更好地成长。家长的心态和做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病情与康复,如果家长积极耐心地投入到孩子的康复训练中,孩子会进步得很快。所以家长要正视和了解孩子,配合老师,自己也可以摸索出一些适合孩子康复的方法,这样,每一位家长也能成为孩子的康复专家。”

加入收藏
Tag: 障碍 孩子
上一篇:自闭症九龄童 清明失踪
下一篇:儿童孤独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政协委员在看望情障儿童时呼吁 给情障儿童受教育机会
  • 谁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 有些基因研究不值得进行?
  • 戒网瘾周”效果斐然 20个孩子初步戒掉网瘾
  • 家长孩子一起受教育(图)
  • 香港儿童发展障碍个案趋升
  • 儿童孤独症可能源自遗传
  • 4岁孩童患上孤独症----焦急父亲正在寻找放心幼儿园
  • X染色体决定我们能否存在
  • 3000万青少年被“压”出心病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