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患上了“儿童自闭症”的孩子们
江淮晨报3月1日讯 昨天上午,陈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小璁(化名)早早地赶到合肥的一家幼儿园,从9时到11时30分,陈女士和另外9个来自合肥的家长一起,亲自为他们的孩子上课——这些孩子最小不到5岁,最大的不过8岁,但他们都和小璁一样,患有儿童孤独症。
上课的内容很简单,无非是教孩子们做操、玩游戏,或者让他们在家长们的引导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和声情并茂满心投入的家长相比,10个孩子的表情平静而漠然。
小璁是在3岁零9个月的时候被确诊为孤独症的,之前,从外表上和普通孩子无异的小璁只是有一些让父母不安的“小爱好”,比如喜欢看钟摆,固定走一个路线,不怕危险地到处乱跑。稍大点的小璁显得很沉默,不与人沟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鲜有情感的流露和表达。
“孤独症”也叫“自闭症”,只有万分之几的发病率,没有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家长能做的就是不断给孩子信息刺激,使其慢慢地从一个人的世界走出来。在昨天上午2个半小时的“上课”中,10个孩子不约而同的安静让人窒息,家长们为了唤起孩子注意而竭力重复的话语回荡在偌大的空间里,让每个目睹的人都感到一丝辛酸。
这些年来,陈女士自称是在震惊、哭泣、绝望中不断挣扎着走出来的,坚信顽强和科学的康复训练一定会让儿子出现奇迹的她,这些年查阅了有关孤独症方面几乎所有的材料,并自费到北京“星星雨”等孤独症治疗的权威机构去参加家长培训,回来后就用自己的方式教育着儿子。起初小璁总是对别人的话不加理睬,注意力不集中,几年来成千上万次的失望和伤心后,儿子那颗封闭的心被打开一个小门:以前,他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时只会啊啊乱叫,而如今,他能完整地说出“妈妈妈妈请帮帮我,我要……”
小璁上课时能坐上一天了,小璁能认一些简单的字了,小璁的汉语拼音发音标准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让陈女士欣喜若狂,也让她感觉到正确教育方式和正常教育对孤独症孩子的重要,她开始寻找有着同样遭遇的家庭,去年的“六一”,10家“孤独症儿童”家庭在逍遥津公园首次见面,并向省教育厅递交了一份呼吁允许孤独症儿童接受正常教育的倡议书,这份倡议书立即得到省教育厅肯定的支持回复。(张抗、石红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