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智学校校长王淑琴:“智障儿就是我的孩子”
【南京日报报道】智商偏低,伴有脑瘫、脑积水、脊柱裂、自闭症、癫痫等疾病……南京市育智学校校长王淑琴每天面对的是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正常人的智商是90—120,而这些孩子的智商都低于70。“智障儿就是我自己的孩子,让他们通过学习,接近于正常的孩子,是我最大的心愿。”8年来王淑琴所在的学校接收了120名智障学生,其中已有24人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孩子要自残,她就伸出自己的膀子让他抓
1996年,26岁的王淑琴从大光路小学调至市育智学校。刚进校园,她惊呆了。有的孩子十几岁了,不会说话,只会流口水;有的孩子大小便全拉在身上;有时正上着课,却有孩子突然倒地口吐白沫;还有的时候,正说着话,对方却一把抓住你的头发使劲揪,甚至一个巴掌打过来。王淑琴没有被困难吓倒,“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只要对他们有爱心,他们肯定能接受我。我教好一个,就能减轻一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王淑琴像妈妈一样地悉心照顾孩子,耐心地帮他们刷牙、洗脸、擦屁股。有孩子要自残,她就伸过自己的膀子让他抓。在教学上,她因人施教,找出每个孩子喜欢的东西,比如食物、音乐、动物等,然后给孩子这些东西,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趁机教他们认识数字。9岁的小军是河北人,患有自闭症。8岁时还不会说话,随地大小便,一天要换十来次裤子。小军入校后,王淑琴发现他喜欢动物,就拿来很多毛绒玩具和动物图片放在教室。小军被吸引了过来,爱在教室里呆了。渐渐的,看同学们都在学习,他也有了好奇心。王淑琴就拿着玩具和图片一次又一次地向他灌输“1”的概念,“这是1只小兔,那是1只小羊。”在王淑琴重复了几百上千遍的“1”后,小军渐渐有了印象。小军明白了“1”的概念后,她就握着他的手教他写“1”。经过1年的努力,现在小军会写、会念“1”字了,爸爸妈妈高兴地在南京买了房。
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他们才能听你的
学校好多老师都是刚毕业的十八九岁的小姑娘,在家都是什么家务活都不干的娇小姐。看到孩子大小便弄在身上、或是发癫痫了,就会向王校长求援。每次王淑琴都及时出现,毫无怨言地替孩子擦洗、换衣服。一次两次三次……渐渐的,老师们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开始自己动手。青年教师吴宁至今都不能忘记她到育智学校的第一天。上课时,忽然一个孩子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她当即吓傻了。一阵哭喊后,只见王淑琴冲了进来,熟练地将孩子放平,担心孩子咬坏自己的舌头,她将自己的手指伸进孩子的嘴里。等孩子病情平稳后,吴宁一看,王校长的手指已被咬得发紫。
体育老师李爱萍是从普小调过来的。来之前她想,在普小,要教一个班60个学生,在这里只要教10个孩子,那还不好教吗?来了以后才发现,这里的孩子,那个能折腾的劲个个都能顶上普小的10个孩子。王校长就手把手地教她,告诉她首先不能怕,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孩子才能听你的。看着王校长每天最早到学校,最晚一个离开,李爱萍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在别的学校的时候,每到下午4点半下班的时候,老师都提前收拾好包等着回家。一开始到这里,我还纳闷,怎么下班了也没人走呢?后来我才明白,是王校长爱校如家的精神感染了所有的老师。”
在王淑琴的言传身教下,学校的青年教师进步很快,先后有2名教师获省特殊教育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育智学校的教学走在了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前列。王淑琴本人也获得省特教学科带头人、第七届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一名青年教师告诉记者,5年前,她刚分到市育智学校时,不相熟的校友曾笑她,“你到了呆子学校”,母亲也羞于让人知道女儿在哪里工作。如今学校声名远扬,当年嘲笑她的校友见了面诚恳地说:“你们真不容易,我要向你们多学习。”
南京日报记者 倪艳 通讯员 张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