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
活动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弱势群体高度关注,相当一部分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衣食、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支助。但从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来看,需要帮助的人还太多太多,正确地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不是眼泪和同情,而是维护他们的基本权利。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保障弱势群体对于有关立法的参与权,而且要增强弱势群体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为此,我们呼吁,不仅要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增进对于法律的了解,而且还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确保弱者也能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然后逐步保障其他需求,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最终改变其弱势地位。
(一)创意背景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关注和扶助弱者,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政府与社会民间团体共同长久推动我国公益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责任。
以弱势群体为基点,以新闻媒介为聚焦,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开展有一些有价值的 、有意义的法律援助等活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广泛地重视和关注,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二)活动定位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 是以志愿者活动为主,伴以文艺汇演形式开展的全国性、系列性公益活动。以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维权意识,发扬志愿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三)定位依据
首先,此活动法律援助的对象是特定的。即弱势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经济收入低下,没有生活来源、生活比较贫困,且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维权能力低而处于弱势的妇女、儿童、学生、残疾人、下岗女工、农民及农民工、孤寡老人等弱者。
其次,弱势群体是指当前党和政府及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对象,开展弱势群体法律援助活动紧扣构造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和时代脉搏,将凝聚社会民间团体力量,共同做好这次公益慈善影响力的活动。
第三,依据中社协字[2004]61号文件通知精神,为社会工作对象提供法律援助,开展相关法律援助活动,开展法律援助方面的学术研究,宣传传播公益文化,弘扬公益精神是法律援助部的职责。因此活动体现了时代的主题,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促进社会互动,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弱者合法权益”的宗旨。
活动简介
(一)活动名称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
(二)活动主题
“扶弱济贫.奉献爱心.保护弱者.伸张正义”
(三)活动举办时间、地点
举办时间:预计于2008年4月底或5月下旬开始——跨年度长期延伸
举办地点:北京——全国
首期地点:活动启动仪式——北京;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的文艺演出路线由评选结果而定)
(四)活动主要形式
活动以志愿者活动为主,伴以文艺汇演形式展开。主要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供给弱势群体必要的法律服务,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增进对法律的了解,正确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针对弱势群体维权的特殊案例,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一定的经济帮助。
组织机构
(一)举办合作单位。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是一项大型公益事业活动。因此,要积极取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和支持。我们诚邀下列单位为本活动的支持单位及合作协办单位。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全国妇联
全国残联
全国总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发起单位】“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承办单位】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法律援助部
【法律顾问】 北京市奥东律师事务所
(二)组织机构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组委会
组委会的主要职责是:确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系列活动开展的重大方针和方向;确立“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系列活动中的各项实施目的、原则、方案;讨论和决定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有关重大事项。
其成员(部分)为:
(1)活动主任:
徐瑞新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
(2)常务副主任:
杨剑昌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常务副会长
(3)副主任兼秘书长:
赵蓬奇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4)副秘书长:
张 琦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法律援助部主任
活动步骤
(一)活动步骤简述:
①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预计于近期在北京举办“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以下简称万里行)活动的启动仪式之后,开展“万里行”行程评选活动,以此来决定“万里行”活动的行程路线。
②根据评选结果,由组委会联系当地政府机构来共同举办“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通过大型文艺义演活动来引起人们对万里行活动的进一步关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此活动,参与此活动。
③演出结束后,组委会会在当地建立“万里行”法律援助站,为志愿者提供固定活动场所,以及为当地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代理等法律服务。
(二)“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法律援助站基本运作模式:
1、寻需求。深入社区(对妇女、儿童、残疾人、孤寡老人)、学校(学生)、农村(农民工及农民)、企业(下岗女工)走访,结合热线、网站掌握了解弱势群体维权方面的特殊案例、信息、线索,收集整理需要援助和帮助对象的数据与资料。
2、开通道。由法律援助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设咨询专栏、服务热线。扩大民众对活动的了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积极发展“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志愿者,不断拓展关爱弱者的领域、范围。
3、献爱心。根据活动内容,开展法律咨询日、周活动,举办法律培训、维权讲座,与相关部门、团体建立广泛联系,为受助人提供必要的法律跟踪服务。
4、送真情。组织企业及相关团体积极开展“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走进校园、走进社区活动以及“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妇女、儿童系列活动、关注残疾人系列活动、关注农民工系列活动、关注老年人系列活动和“健康家园”环保系列活动。宣传我国法律法规,提供相关法律咨询、代写诉状等法律服务。
上述四个形式要点又可称之为四个系列单元活动。“寻需求”是确定帮助对象,实施法律援助。“开通道”是逐步扩大活动的知名度及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弱者维权能力。“献爱心”是提供给弱势群体必要的服务和帮助,其落脚点即展示关爱。“送真情”是努力消除歧视,保护弱者,使弱者地位真正得到改变,以此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活动内容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行程评选活动;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 接力火炬;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系列文艺演出;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走进校园;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走进社区;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儿童系列;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妇女系列;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老年人系列;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残疾人系列;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农民工系列;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健康家园环保系列;
系列活动简述
一、“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启动仪式;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组委会预计于2008年4月底或5月下旬举办“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的新闻发布会,并邀请国家领导人及司法部、民政部、全国妇联、全国残联、全国总工会、民政部高级官员出席会议,为“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形象大使及“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赞助单位及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二、“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行程评选活动;
活动启动仪式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法律援助部会在活动官方网站上开设“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评选专栏。根据评选结果来决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的行程路线和首届文艺演出的地点。
评选时间:2个月。
评选地区:23个省、4个直辖市和5个自治区的所在城市;
评选办法:网上投票
(此活动可能会略有改动)
三、“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接力火炬活动;
组委会将印有“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火炬的牌匾挂于每一处“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的法律援助站以及支持“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的媒体、赞助单位、社会团体和校园。让“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点亮每一处维权的圣火。
四、“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系列文艺演出;
开展系列文艺演出的目的是为了重点宣传保护弱势群体,特别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提高公民维权意识,推广法制观念,改善弱势人群的生活。为在当地建立法律援助站做前期宣传并筹集援助站的活动资金。
五、“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走进校园活动;
培养学生法律维权及公众活动参与意识。法律援助站将定期去各大校园开展免费的法律培训,重点讲解劳动法、公司法,以及为学生解答在假期或毕业后常遇合同问题。鼓励学生参加“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志愿者活动,接受“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的各项培训。
六、“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走进社区活动;
让法律进一步走进公众日常生活,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从而使更多人能够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相关法律问题。法律援助站将定期去各社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活动。在社区重点宣传未成年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的法律法规,讲解典型医疗纠纷、交通肇事等案例。呼吁更多非学生人群加入“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行列。
七、“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儿童系列;
宣传未成年保护法及各地方的相关条例,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与保护儿童的组织合作开展保护儿童的活动,为各福利院(孤儿院)及保护儿童的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八、“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妇女系列;
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妇女的维权意识,改变妇女社会地位,特别是改善女工的工作环境。与各维护妇女权益的媒体、社会团体等组织联合开展保护妇女权益的相关活动,为各女权组织及其它保护妇女权益的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九、“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老年人系列;
法律援助站定期去社区宣传有关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条例,重点宣传赡养义务。去养老院及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免费的法律咨询、代理法律文书等相关法律服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宣传“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志愿者活动,推广新的生活观、价值观,鼓励老年人加入志愿者行列,接受“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志愿者活动的相关培训。
十、“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残疾人系列;
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去各个康复中心及相关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代理法律文书等相关法律服务,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与各地残疾人联合会及相关组织,联合开展保护残疾人权益及关爱残疾人等的相关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去康复中心及相关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服务。鼓励残疾人加入志愿者行列,接受“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志愿者活动的相关培训。
十一、“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关爱农民工系列;
法律援助站组织志愿者定期去农村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农村法制观念,提高村民的法律维权意识,宣传维护农民的相关政策、条例,介绍各维护农民工的相关组织及网站。联系全国各地法律援助站,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代理法律文书等相关法律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十二、“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健康家园环保系列;
法律援助站定期组织志愿者去校区、社区等地方宣传环境保护法及相关环境保护条例。通过讲解大量因环境污染而使健康受到侵害的案例,让人们了解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关爱生活环境,关爱健康,通过维护环境来维护自身的健康权益。
与各NGO组织建立紧密的联系,联合举办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活动。搜集因环境污染而受侵害的典型案例,为环境污染而受损害的公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法律文书等相关法律服务。
活动意义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万里行”活动既是维护弱势群体权利的公益活动,又是促进中国志愿者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支持及联合当地NGO创造让更多人投入参与社会服务发展工作的机会,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中国法治化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