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何处觅校门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樵 实习生丁智擘
走近自闭症患儿
打3岁起,王聪聪(化名)的妈妈便拿出《红楼梦》、《水浒》指导他识字,聪聪一看就是一整天。刚开始,王妈妈还挺高兴,渐渐,她发现不对劲:儿子对身边事漠不关心,根本不和外人交流———他患上了自闭症。
昨日在武汉市梨园医院幼儿园,记者见到了数十个和聪聪一样的自闭症患儿。这些孩子言语沟通存在障碍,兴趣单一,行为方式怪异。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通常发病于3岁以前。据了解,自闭症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五左右,我国目前的自闭症患儿超过40万人。
适龄儿童求学难
据介绍,经过干预治疗,部分患儿可逐步适应普通小学的环境,正常入学,但多数却不具备这种能力。苦于江城没有“对口”学校,家长只好将孩子送进培智学校,让他们和弱智儿童一起学习。
一位家长说,去年她曾将儿子送到一所培智学校,但病情出现反弹,只得离开。
目前,在梨园医院幼儿园接受治疗的62名自闭症患儿中,有21位已达到上学年龄,因没找到合适的学校,仍留在这里。患儿何处觅校门
有人把自闭症等同于弱智,而实际上,有2%的自闭症患儿智商很高,在记忆和计算方面能力惊人,有研究称,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牛顿都可能患有某种程度的自闭症。
近日,十几位自闭症患儿家长向有关部门呼吁,希望有普通学校能增设特教班,接受自闭症患儿。
也有专家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专门的自闭症儿童学校,培养专业教育人员,让自闭症患儿最终独立走向社会。
据称,这一呼声已引起武汉市有关方面重视,就自闭症儿童的入学问题,教育、民政部门正在积极商量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