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见到母亲泪汪汪

父母来救助站接孩子回家。
商报讯6月4日,本报A6版报道了一聋哑儿童流浪在京珠高速,被边防民警送往市救助站的新闻。昨日,获得消息的父母从珠海赶来接其回家,两天来默不作声的孩子见到母亲突然哭起来了,母亲说这孩子不聋哑,患有自闭症,喜欢偷跑到外面。
昨日中午,在救助站业务室,父母一出现,孩子平静的脸就露出苦相,他母亲一把拉住他说:“仔仔,你不要妈妈了。”接着泪如雨下,孩子倒进母亲怀里哭了起来。工作人员说,在救助站的两天孩子跟谁也不说话,也没表情。
记者从父母口里知道,孩子叫伟仔,家住珠海,并没有聋哑,而是患了自闭症,不愿意与人交流。孩子没上学,平时被锁在家里,很渴望外出。这次出走是他偷了爸爸的钥匙,自己开锁离家的,从珠海走到了中山的边界。孩子丢失,父母万分焦急,一天报了3次警,后来托中山的警察朋友查询到孩子被送到了中山救助站。父母对工作人员一再说感谢,离开时伟仔回头看了大家一眼。
迷路老人路边睡两晚
伟仔被父母接走1分钟不到,王佑文老人的儿子来认领父亲。王佑文因迷路走失,在高速路边过了两个夜晚才被警察送到救助站。救助站工作人员为找到老人家属,光电话就打了20个。
王佑文76岁,于4日傍晚被警察发现游走在京珠高速路翠亨段,警察帮其寻亲失败,将其送到救助站。这个周身落魄的老人怀揣着2000多元。老人说的是客家话,不懂白话也不懂普通话,且逻辑混乱。咨询老人住址,老人说不上是哪个市哪个县,一会说“伦教”、“官窑”,一会说“金鸡大队”、“黄河桥村”,工作人员对着地图寻找,发现老人说的是佛山的两个镇,电话打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查询说没这个人,也没那两个村。几费周折,老人最后说了“青塘公社”,工作人员查询地图,英德市有个青塘镇,于是电话查询当地政府和派出所,才知道英德青塘榔社村有人叫“王佑文”,再一通电话打到榔社村村支书那,才确定王佑文正是该村人,但老人已在珠海和儿子住一起。
老人儿子介绍,父亲6月2日下午去剪发,可能是回来路上突遭暴雨迷路了。然后,老人一直沿着公路走,从珠海走到中山翠亨,并上了高速路。老人说,被发现之前他就睡在高速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