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碧:“孤独症小学”校名该改
本人童年在澳门度过。数十年前,澳门有一所很有名的学校,叫“无原罪学校”,光校名听起来就不舒服。该校由澳门天主教会所办。本来教会学校的校规就严,而这所“无原罪学校”的校规更是加倍严酷,以至达到管教问题少年的程度。所以儿时就很怕大人这句话:“你再调皮就送你去‘无原罪’!”一些进过“无原罪学校”的儿童,心里都有阴影,而别人对这些儿童也是投以异样的目光,令学生感到自卑或产生反抗心理。
11月18日《广州日报》报道:《首所孤独症小学最快明年招生》,标题中“孤独症小学”5字十分刺眼,虽然内文说,该校暂定名为广州康纳学校,什么是“康纳”?就是说把不太健康的儿童“纳”进来。这就好比“无原罪学校”之名与众不同。
报上说,广州的孤独症(自闭症)患儿可能达五位数。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每15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罹患孤独症,患者自我封闭,难与外界沟通,有的行为,大众无法理解。对患者及时治疗,方法得当,毛病可以治愈。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儿时就是自闭症患者。患自闭症儿童进入特殊学校培训,十分必要。但是他们既然自我封闭,如果现在所进学校又显特殊,心理压力难免更大。
因此,建议该校不要取另类校名,如学校设在白云区龙归,就叫龙归第×小学。人们心知学校性质就行,让就读的孩子觉得自己并不特殊,对其成长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