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人”何时能回归校园?
(记者罗欣 实习生左庆)“孩子生活能自理了,也能基本与人进行正常交流,但跑了几所学校,却都不愿收他。”昨日,自闭症患儿的母亲云霞(化名)辛酸地说,孩子何时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
今天是第二个“世界自闭症日”。昨日,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在解放公园举行公益活动,参加活动的云霞告诉记者,孩子今年7岁,进行康复训练已五年了。“从前他不会说话,不会哭和笑,也不会用眼神关注别人,现在生活已能自理了,也能与人交流了,但就是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
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康复训练师刘荣连介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病儿童三岁前会表现出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迟缓,不愿与人交流,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多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兴趣狭隘,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暴力的倾向。美国电影《雨人》描述的就是自闭症患儿,因此他们又被称为“小雨人”。
刘荣连说,通过及时有效的教育训练和帮助,20%—30%的“小雨人”都能基本恢复正常。但由于不是绝对痊愈,他们偶尔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因此,普通学校不太愿意收,走出康复中心的孩子只有极少数最后进入学校。
据了解,对“小雨人”的教育,目前国际通行的是“融合教育”,用容纳的理念来接受他们,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就读普通学校。目前国内一些城市也有学校接纳孤独症患儿。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对孤独症患儿实施“教育零拒绝”;深圳元平特殊学校不仅接收他们,还专门为孩子们提供辅助治疗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