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母亲发帖替5岁儿子征玩伴 承担上幼儿园的学费

作者:周红泉 更新时间:2009-05-13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母亲发帖替5岁儿子征玩伴:

"我会承担他孩子上幼儿园的学费,住在我家里更好"联系手机:13908458626谁家孩子也想找玩伴,或您对此有何办法,请拨本报新闻热线

周红泉

5月12日,5岁的小轩一个人和"自动小鼓人"玩耍。性格内向的他见到记者的到来叫了"叔叔",整个采访过程再也没讲过话了

记者伍霞摄

【核心提示】

两岁零8个月才学会叫"妈妈",一句话不曾超过两个字,整个一栋楼没有一个玩伴:5岁的小轩钟爱动画片和自动玩具,性格却极其内向。母亲陈女士担心,儿子长此以往会患上"自闭症",她在网上发帖给儿子找玩伴,想让儿子变得活泼一点。

心理咨询师表示,孤单正在袭击越来越多的城市高楼里的孩子。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你有什么好点子让孩子摆脱孤独吗?你愿意让自己的小孩和小轩结成玩伴吗?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731)4326110告诉我们。

■记者周红泉

A

整栋楼里没一个同龄人

1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劳动广场御景大厦陈女士家,开门的正是小轩。见到陌生的记者,小轩在母亲引导下喊了声"叔叔",就转身走向自己房间,抓着一个"自动小鼓人"玩具,默不作声。

"他特别喜欢自动玩具和动画片。"一旁的陈女士显得有些焦虑。记者看到,小轩的房间像个儿童乐园,地上铺满一块块彩色方形塑料板,房间中央有一张跳跳床。房间里还有另外一位5岁半的孩子小浩,一会在房里塑料板上翻筋斗,一会在跳跳床蹦来蹦去,显得很活泼,与内向的小轩形成鲜明对比。

"小浩是我家保姆的侄子,一个多月前来到我们家,陪小轩一起玩的。"小轩的母亲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只有小轩一个孩子,为了给小轩找玩伴,她曾向大楼入口的保安打听,楼里有没有和小轩年纪差不多的小孩,得到"没有看到一个"的答复。

"上学时孩子可以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玩,可是回到家里,小家伙只能一个人呆在屋子里。"陈女士告诉记者,每每看到小轩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有时一天都不说话,她心里很难过。

B

第一句话喊的是"阿姨"

"在幼儿园上学时,他和同龄人有明显区别,别的孩子打打闹闹,他坐着不动,平时跟家长交流,一句话通常只有两个词。"陈女士一脸担忧地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和丈夫以前都是上班族,小轩出生后就一直交给保姆带,自己和丈夫上班很忙,平时很少去逗儿子玩。

小轩2岁左右时,该是学说话的时候了。其他的孩子都开口叫"妈妈"了,小轩还不会开口。

"有一天,我和丈夫回家,小轩冲我们喊的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而是‘阿姨’,那是儿子说的第一句话。后来一问,这是保姆教儿子说的。"陈女士很自责地说,现在他们发现小轩的语言能力跟别的小朋友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到了2岁半多还不会说话,而且性格变得很内向。

"小轩叫的第一声‘妈妈’,还是2岁零8个月时在省儿童医院的医生教导下学会的。"说着,陈女士偷偷地抹着眼泪,"那时,他说话能力很差,打个比方,别的小朋友要吃苹果,一般都会说‘妈妈,我要吃苹果。’但我儿子就是两个字‘苹果’。"

小轩3岁时,陈女士开始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可到北京、广州一些大医院检查后,医生都说儿子脑部、耳朵、发音系统都没有任何功能性问题。医生说小轩可能存在言语障碍,没有外力干预可能会发展成自闭症。

C

征友首先要求"性格外向"

"医生建议我多陪小轩,并让小轩多和同龄人玩,建立新环境,让他的性格变得活泼,改善说话水平。"

"希望给儿子找3到5个像小浩这样性格外向、语言丰富,能陪我的儿子玩耍、游戏、学习的孩子,年龄最好比小轩大一点。"陈女士告诉记者,小浩到他们家来后,儿子小轩的状态有明显地改善,小浩做一些好玩的动作时,小轩也会跟着做,两个小孩总能找到兴奋点。现在,小轩可以和小浩玩得很好,她希望能为孩子找到一群好玩伴,让孩子和更多的人沟通、交流。

"如果有市民愿意,我会承担他孩子上幼儿园的学费,若能让他的孩子住在我家里,我会更加地开心!因为我的儿子很需要帮助。当然家长可以随时来我家看他的孩子。"陈女士一脸真诚,有意向的朋友可以打她的手机(13908458626),也可以先带孩子来她家玩。

□城市调查

近半独生子女没有玩伴

城市里的独生子女缺乏玩伴不是个别现象。有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独生子女几乎没有玩伴。

"现在的孩子跟我们小时候真不一样,他们住在高楼里,孩子之间交流的机会很少,只能闷在家里上网、看电视。"想起小时候,长沙开福区的李女士至今仍然备觉温馨,"虽然物质生活不丰富,但是在家有哥哥吵架,在外有左邻右舍小朋友一起打打闹闹。"采访中,与李女士一样,大部分家长至今仍十分怀念自己小时候和小朋友跳皮筋、踢毽子的情景。

然而,这种情景只能存留在家长们的记忆里。如今,忙碌的都市人回到家就关上厚厚的防盗门。大人尚且门对门不相识,孩子之间除了在幼儿园里,很难再接触到更多的小朋友,通常都是一个人在家孤零零地玩耍,"电视、玩具是他们唯一的伙伴。"

□专家建议

邻里"老死不相往来"该改改了

"网上发帖为孩子征玩伴凸显出一个亟待重视的现象——孤独症侵袭现代都市孩子。"湘潭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伍艳表示,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玩伴对儿童的成长十分重要,家长、学校、社区都应努力营造鼓励交流的氛围。

她建议,政府、社区、学校应该为孩子们的交往创造条件,例如政府部门应该多建造一些有益孩子身心发展的公共场所和设施,并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组织有趣味、有意义的公共活动;社区则可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一些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活动,如球赛、集体绘画、游园等,增进左邻右舍间的交往,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家长之间也要消除防备心理,改变邻里之间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旧观念,增加邻里间的往来。父母更要多鼓励孩子和同龄人交往,孩子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王先生提供线索,奖励30元)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市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家资助自闭症儿童
下一篇:重庆将推广特殊儿童量身教育法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走近“星星的孩子”]奇怪的脱节(图)
  • 家长、孩子共赴心灵之约
  • 银粉补牙可能造成体内汞含量过高
  • 父母的期望值太高 容易压垮孩子
  • 当今儿童活在“毒汤”里
  • 中美专家在晋江研讨儿童孤独症
  • 来自北京启智智障儿童教育培训中心的报告
  • 智障儿家长呼唤启智教育
  • 北京专家太原讲解儿童心理
  • 北京:网瘾也是病 医院添门诊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