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本色”校长很“前卫”

作者: 更新时间:2009-07-02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新华报业网讯  这所学校很特别。教学楼挑空的一层,有一堆垫子,课间时“想滚就滚想爬就爬”;墙上挂面大白板,“想写就写想画就画”,孩子们甚至写下了“王校长,你太胖,该减肥了”!

  如此“前卫”的学校,校长王丽萍却很“本色”,衣着打扮不带任何修饰,办公和副校长、助理们挤在一个大间里,说起学生们就好像一位整天围着孙子转的邻家奶奶:“追求100分的孩子不适合我们学校,我认为学生只要追求60分,合格就行;做老师的才应该追求100分。”

  有这么一位“溺爱”的奶奶,这里的学生好痛快:作业可以申请不做或者换做;上学可以只来半天,腾出半天回家发展特长。但孩子们居然没被宠坏:只上半天课的蔡亦铮以全国第一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今年毕业的100多个学生,有80人在毕业前就与中学签了约。

  不要以为走进了《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巴学园,这里是南京市中山小学。送记者来采访的出租车司机找不到这所位于月牙湖高档住宅区的非名校,但这些高档住宅区里的100多个外国人家庭却慕名把孩子送进这里,因为“听说这里的学生很快乐”;城南城北的妈妈们也把患了自闭症的孩子送来这里,因为“听说这里的老师同学都很博爱”。

  不过,大多数家长要的不仅仅是快乐和博爱。几年前,王丽萍收到过一封署名“教授”的“人民来信”:“我的孩子将来是要考大学的,你们一会儿让他学雷锋玩鼓乐,一会儿带他捉蝴蝶观小鸟,还有什么时间读书!我看你别叫‘校长’了,叫‘杂长’吧!”王丽萍回信道:“在我的学校就要服我们的管,否则您可以选择离开。”可孩子坚决不愿意离开,“我喜欢这里!”三年后,这个孩子以高分考入南京外国语学校,去年高中毕业去美国读书。临行,“教授爸爸”陪儿子来学校和王校长告别,他紧紧握着王校长的手说:“小学为儿子打下了最好的基础,您是真正的教育家!”

  “我不是教育家,我只是这所村办小学20年的校长。”中山小学建校80多年,前60年,它是离城最近的农村小学,区里有点身份的父母都把孩子送来;1996年区划调整,它成了离农村最近的城市小学,有点门路的父母都急着把孩子转走,开学时学生竟少了一半。王丽萍找到区教育局长理论,局长说:“你把学校办好了,人家就不走了!”

  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王丽萍和她的老师们。他们憋足了劲,自筹资金,建起了微机房,配的全是当时最先进的286,教孩子学电脑在全区是第二家;又花20万建起了南京最早的校园科学馆,不出校门就能看到3000多种动物标本。五年创收的100万元,全花在了学校里,老师们加班没拿一分钱,荣获全国先进的奖励也只有10元。1997年到1999年,学校搬了四次家,王丽萍每次都是带着一群女老师顶风雪、冒酷暑,肩扛手拎自己搬,为的是省下3万元一趟的搬家费。“学校条件差,拨款又轮不到我们先,可我们等不起,所以只好亏老师。”王丽萍抓起桌上的卷纸抹眼泪。

  “那是最困难的一段时间。现在学校的生源每年以30%增长,今年我们的新生中借读生80个,首次超过了地段生。”王丽萍骄傲地说,“我感谢局长当年的那句话。”

  学校好起来了,王丽萍招生却依然坚持“零拒绝”,不挑家庭也不挑学生。去年,在附近菜场卖豆浆的一位安徽人把女儿送了来。这个爸爸,王丽萍不陌生,几年前,他因为学校不再买他的豆浆,居然四处张贴小字报诽谤王丽萍达半年之久。可是这一次,王丽萍不但收下了他的女儿,还告诉他,根据政策他只要备齐五证,就可以免交一万五的费。千恩万谢的这位爸爸要感谢王丽萍,王丽萍却连一盒茶叶也不肯收:“别让我为难,我是共产党员,我只是尽校长的职责。”

  本报记者  廖 卉  任松筠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残疾妈妈带病儿求医 聋哑擦鞋匠捐千元相助
下一篇:3名患儿“升入”幼儿园 烟台首批自闭症儿“毕业”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孩子不爱跟人说话 高知家庭:孤独症温床?
  • 正义使者高怡修 敲开自闭儿心窗
  • 特殊婴幼儿能上幼儿园了 市南成立“婴幼儿康教中心”
  • 还没结婚先当了“母亲”
  • 3万脆弱"童心"珠海求医问诊
  • 帮助你解开“心结” 心理咨询师悄现榕城
  • 一个退休女工的慈善事业
  • 在玩中学会做人
  • 儿童心理饱受低俗玩具侵扰
  • 青岛大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