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自闭症学校的未来之路
中国有没有公立的自闭症小学?答案是“有的”。
座落在广州市白云区新广从路龙兴中路的广州市康纳学校,是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成立的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义务教育学校。据悉,广州市康纳学校属于全国首家公立自闭症学校,2009年9月1日正式开学,目前只有一年级3个班级共24名自闭症学生。
全国近50万自闭症儿童,全国只有一家公立自闭症学校。
这是多么悬殊的一种比较!自闭症儿童在接受早期干预后,未来的教育能走向哪里?

出路一:贵族学校?
在自闭症孩子接受干预的过程中,一般要求是不离开家庭生活的,自闭症治疗机构一般不提倡寄宿,而要求父母接孩子回家,这是保持干预的持续性与应用性。但是,当自闭症孩子进入普通小学后,由于环境的迥异,教学的迥异,导致自闭症孩子无法适应正常的上课。而在国内尚未有“资源班”的辅助出现时,最好的方式是有人陪同自闭症孩子一起上课,从而充当“助教”的角色。一是不打扰正常的课堂教学,二是协助孩子适应环境。
但是,目前我国的公立学校是不允许出现“陪读”现象的,于是,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只能选择可以“陪读”的贵族学校。
然而,即使有钱也可能读不了贵族学校。
因为对于选择贵族学校的人,除了家境富裕之外,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更不能容忍课堂上出现“捣乱的孩子”,从而影响自家孩子的学习。最终贵族学校可能迫于大部分家长的压力而投诉于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建议“你可不可以带他去其他学校”。
答案:此路不通。
出路二:特殊学校?
当自闭症孩子在普通学校门槛前被“拒之千里”时,他们的父母领着他们转向了特殊学校,试图在受人歧视的眼光中找到一个接纳孩子的位置。
目前,我们国家的特殊教育现在有三类:聋人学校、盲人学校和为弱智儿童准备的培智学校。很明显地,自闭症孩子只能选择第三类学校——培智学校。不可回避的是,本来培智学校的教育资源就少,若再加上“自闭症”群体的竞争,学位就变得“一位难求”。
然而,家长挤破脑袋获得的学位也是一种“退而求次之”的无奈之选。
培智学校的服务对象主要就是弱智的学生,其智力发展特征是均衡化的落后,教学所用的教材跟普通学校的教材大体一致,只是深度和难度所占的分量比较轻而已。这样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根本不适合自闭症孩子,自闭症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普遍不均衡化的,称之为“岛状智力”,他可能在某些方面特别差的同时又在某些方面有特别好。因此,自闭症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是具备专业性和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
答案:此路不通。
出路三:自闭症康复教育学校
鉴于自闭症孩子的特点,其教育的目标应该区别于正常人,同样地,它所需要提供的教育资源也是区别于正常人的。从宏观层面说,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是终生的,如果说早期的干预是为了让其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受主流教育,那么学龄期的教育更多是为了让其可以掌握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其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甚至成为优秀的人才。

下面,将以全国首家公立自闭症学校——广州市康纳学校为例,阐述自闭症孩子教育的未来之路——#p#分页标题#e#
康纳学校以行为治疗为基础,结构化教育为主线,社交沟通训练为重点,开展小班教学,配备教师与助教,师生比例是1:3。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自闭症孩子的特征,以“集体课程”和“个别课程”相结合,开设有社区适应、家居技能训练、社交沟通训练等特色课程。教学目标主张个性化培养,不强求均衡发展。
虽然,目前的康纳学校只有一个年级3个班24名学生,但是它的办学目标并不是“越办越大”,而是要“构成一个资源中心”。在谈及这个办学目标时,康纳学校校长樊越波女士对此有着详细的规划:“我们国家刚刚才开始重视这个工作,刚刚才开始介入这一块教育,康纳学校作为全国首家公立自闭症学校,事实上,它承担着一个示范带头作用。同时,我们也想把它作为一个资源中心。在接下来的工作里,除了承担自闭症学生的教学工作外,还要为正常学校的老师提供实习和培训,再依靠这些老师回到各自的学校开展‘资源班’的教学工作,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具备教育自闭症学生的条件和能力。在形成这种资源流通后,我们这边也可以将早期干预比较好的自闭症儿童输送到这些学校,让他们更好地接受融合教育。这样的话,形成一种流动,不但可以缓解自闭症治疗机构的压力,也可以为自闭症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虽然把“康纳学校作为一个资源中心”这个目标还需要更多的践行,但是这并不妨碍樊越波女士和她所有同仁对康纳学校坚持的美好的愿望——
“当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懂得怎样去教育这些孩子的时候,相信我们这里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大了,因为就读普通学校是所有家长的心愿。比如说我们今年一年级报名人数是300,明年可能就是20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真正努力的目标是推行随班就读,推动融合教育。尽管现阶段受师资、经费、政策等因素的限制,普通学校接纳自闭症儿童的数量有限,同时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也决定了至少有1/2的自闭症儿童较难适应普通学校生活,但我们仍然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尾声:
星星,被寓意为“灵气”的自然景象。在人们的意识里,星星有着遥不可及却又引人注目的魅力。晴空之夜,昂首仰望,总能被星星牵引你的思绪……
自闭症孩子像是被上帝遗落在人间的星星,他们安静而孤独,他们可爱而可惜,他们弱小而无助,他们更需要爱。因为,有爱就有希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