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残联智障儿童冬日享温暖 接受免费康复训练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红桥)初秋的阳光暖洋洋地从窗外照进小儿康复室,几个可爱的孩子在康复师的引导下,或者进行语言练习,或者进行运动练习,这是江岸区残联智障儿童康复活动的一幕。
从外表上看,这些孩子和常人无异,谁能想到他们大多智力水平在2-4级之间,部分儿童患有自闭症、癫痫、精神发育迟滞。
孩子是妈妈心头的一块伤
立正、挺胸、收腹,在康复师的陪同下,10岁的雨童(化名)在镜子面前练习站立,这主要是帮她集中注意力,妈妈坐在门口,表情严肃,当她看见女儿开始不停地乱动时,立即大声呵斥道:“你又在做什么?给我好好站着!”雨童马上乖乖地安静了下来,可不到两分钟,她又故态重萌。
雨童由于脑室扩大,无法集中注意力,妈妈说:“她出生时很正常,我们还到医院做过检查,五岁以前,觉得她和其它孩子没有什么区别,能跑能跳也能说。可开始念书时,问题出现了,她注意力总是无法集中,无法接收外界知识。我们到医院做核磁共振,医生说是脑室扩大。你跟她说话时,她听而不闻,目光游离。”
现在的雨童上下学要妈妈接送,无法学习,智力等同于幼儿园的孩子,和他人说话时,她目光无法集中,不能留她一人在家,因为一有陌生人敲门,雨童会毫不犹豫地打开家门。
十岁的孩子难免好动调皮,在康复训练时,妈妈见雨童稍有不听话,就厉声训斥,工作人员不解,妈妈解释道:“我这样是对她好,现在对她严格点,是为了让她以后生活能独立,只要她健康,能自理,我们就心满意足了。现在,我们还能照顾她,可是,我们老了以后,她怎么办呢?”
“狡猾的”小孩将来会开店
小惠(化名)九岁,运动能力正常,但说话吐词不清,只会说个别单字,不能将这些单字连成句,无法正常与人进行言语上的交流。
小惠出生前,父母做足了各种准备,但是命运仍然没有对这个孩子表现出足够多的仁慈。两岁时,小惠还不能说话,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七年来,家人带她走遍了全国各大城市的名医院,家里两代人为她花完了多年积蓄。为更好的照顾小惠,爸爸甚至辞去了工作,针灸、吃药、打针、按摩,能试过的,小惠都试过,但收效甚微。
去年,小惠由普通小学转入了辅读学校,原来有其他班的孩子欺负小惠,爸爸说:“每个学期,我都会跟学校里的老师和班级里的同学打招呼,让他们多多关照一下她,小惠班里的同学对她很好,但是其他班级的孩子就不行了。后来小惠根本不愿上学,只好让她去读辅读学校。”
尽管命运并没有公正地对待这个孩子,但爸爸谈到小惠,仍然感到快乐:“这孩子还有点狡猾,一不想做康复训练就往厕所里跑,后来上厕所成了她回避训练的策略,有一次做康复,她往厕所里跑了八次。”
说起将来,爸爸叹了口气:“她的将来,我都替她想好了,等她毕业了,我打算给她开个小店,我们帮她看店,培养她生活的能力,我对她也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求她这辈子平安、快乐、健康!”
据悉,江岸区残联智障儿童康复活动由武汉红桥脑科医院和江岸区残联共同举行,15名来自江岸区低保家庭的“特殊”儿童将在武汉红桥脑科医院接受一个月康复训练。
武汉红桥脑科医院康复科马绣林主任说:“针对这些孩子,我们主要采用游戏疗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开发智力,在运动中刺激大脑。目前,针对他们各自的发育情况及自身的智力水平,我们主要采用神经刺激为主的综合训练,来开发他们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以及身体各方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