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告别孤独--关注孤独症儿童教育问题
强强(化名)1岁6个月时,同龄的孩子都会说简单的字,有的还能说完整的一句话。他却从不“呀呀”学语,甚至从来不和父母交流一个眼神。父母呼唤他,他也不理不睬。父母起初以为他的听力出了问题,可到医院一检查,结果是听力正常。母亲查阅了许多医学和心理学资料后才明白,强强得了孤独症。
像强强这样有孤独症的孩子在我国目前已为数不少,只是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或不被人承认。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特征为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重复,多数始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前出现发展异常和受损。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才发现了第一个孤独症儿童,可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全国有此类症状的儿童已达到几十万之多。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市,这样的儿童有近一万个。
由于他们的特殊性,没有幼儿园接收他们,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由于不能适时地接受教育、进行训练,许多孩子错过了最佳矫治期。本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有了这样的孩子而没有了欢声笑语。无奈之下,有的家长整天把孩子锁在家里,放弃了治疗和教育的希望。有的父母则放弃工作,一心一意照顾孩子。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渴望着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一名叫宋辰辰的教师充满爱心地走近了他们。她走访了许多有孤独症的儿童的家庭后,心情非常沉重。她决定自已办一所学校,让这样孩子的家长不再经受被拒之门外的痛苦,让这样的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幼儿园。她学习了国内外有关的教学经验,并请教了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创办了山西第一所孤独症康复训练特教专业学校——太原虹[日升]特殊教育学校。
对于患孤独症的儿童来说,这是他们盼望已久的事。就在强强3岁5个月时,他终于可以上幼儿园了,父母把他送到了这所学校。
从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的王海英老师给他制定了训练计划。12月4日,他的训练记录表是这样的:上午,第一项,玩秋千10分钟,刺激语言。第二项,训练肢体,跳45分钟,训练语言。第三,走直线,踢球,训练注意力,然后跳羊脚球,间接训练语言。下午,进行精细动作训练,画圆圈,捡纸,撕纸,剪纸等。学校还让他去普通幼儿园,和正常的孩子交往,进行残健合一的训练。
一对一的科学训练终于有了效果。到学校三个月,强强发生了令人惊奇的变化,他竟然开口说话了。不仅会说“妈妈”、“爸爸”、“阿姨好”等简单的词,还会背儿歌呢:“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虽然他咬字不清楚,发音也不准确,但激动的母亲还是禁不住泪流满面。几百个日日夜夜的期待,孩子终于叫了一声“妈妈”,绝望的母亲心里又升腾起了希望。
在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学校的孩子们在一天一天地进步。3岁1个月的兵兵(化名)刚到学校时,基本没有语言,而且到处乱跑,注意力不集中。现在,他已经能说“爸爸”、“妈妈”,而且能安静地和老师一起坐下来做游戏。虎虎(化名)刚到学校时3岁3个月,不会吃饭,不会用勺子,基本没有自理能力。现在,他的观察力比以前强了,而且学会了自已用勺子。
这样的变化让宋老师感到非常欣慰。但是,有些事却让宋老师非常忧虑。有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学校,可一听老师说他的孩子得了孤独症,竟发起火来,坚持说自己孩子现在和表现是因为发育迟缓,长大后自然就好了。看着这些家长不理解的眼神,宋老师忧心忡忡:家长不敢正视这个问题,是患孤独症儿童得不到及时训练、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她希望家长面对现实,和学校密切配合,让这些孩子们早日走出孤独,健康快乐地成长。
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