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广州两万孤独症儿童 孩子9种行为需注意

作者: 更新时间:2009-12-17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专家:孤独症尚无根治手段,与其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寻求确诊和根治,不如及早干预

  五岁的秀秀(化名)有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看上去清秀可爱,可是,已经快到上学年龄的她,却组织不起一个完整的句子,她不停地神经质地转动着自己的大拇指,对于妈妈关切的询问,充耳不闻……在日前由广州市妇联、广州市残联联合举办的广州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技术家长培训班首场讲座中,140多名孤独症儿童家长参加了培训。

  据悉,广州约有孤独症患者六万余人,其中儿童患者约两万人,典型孤独症儿童约8000人。专家提醒,孤独症目前尚无根治手段,及早干预是最有效的方式。另悉,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每逢周六举办儿童孤独症康复技术家长培训班。培训课程以家庭为主体的康复技术教授为主。

  名词解释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系统疾病。

  患病儿童三岁前会表现出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迟缓,不愿与人交流,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多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兴趣狭隘、行为刻板,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暴力倾向。

  由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和多基因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围产期并发症等精神因素有关),减少孤独症危害的最好办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误区

  家长七种负面心态可影响孩子康复

  “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心态非常重要。”广州市康纳学校副校长王德玉介绍说,患者家长最常见的负面心态有七种:一是当孩子刚被诊断为孤独症时,拒绝接受事实,带着孩子到处找医生、专家确诊,不敢面对现实,宁愿相信孩子只是发育较慢而已;二是当孩子经过专家确诊,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后,开始绝望和埋怨:“为何只有我的孩子是这样的?为什么上天对我这么不公平?”觉得世界末日来了;三是得知孩子是孤独症后,非常愤怒,迁怒于配偶、孩子,或者自我埋怨,认为自己没有带好孩子;四是部分家长过分溺爱患病孩子;五是过分心急;六是喜欢无谓攀比;七是重点培养正常家中发育正常的孩子,并对其寄予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忽略了患儿的发展需要,或者相反。

  王德玉认为,这些负面心态都会影响孩子的康复。

  分析

  3~6岁是对孤独症孩子的最佳干预时机

  “当知道自己的孩子患上孤独症之后,任何人一时间都会难以接受。但家长必须要很快地调整好心态,以免延误对孩子的康复干预。”王德玉说,3~6岁是对孤独症孩子干预的最佳时机,而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的病情后,因为带着孩子四处寻医以求确诊,反而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王德玉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病情,应及时调整心态:一是理智地接受诊断结果,避免延误孩子的康复时机;二是可以伤心,但不能绝望;三是注意家庭和谐是孩子康复的基础;四是清楚地认识到孤独症目前的干预是以康复教育为主,尚无根治手段,避免将大量时间和金钱花在寻求根治上;五是更多地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训,而不是单纯的学业表现;六是在生活方式改变后,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生活方式下寻找平衡;七是了解孤独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八是保持一定的社交、娱乐活动,不要因为自己有一个孤独症孩子而羞于见人或羞于让孩子见人。

  观察

  孩子喜欢独自玩耍、对父母不闻不理要警惕

  王德玉说,社交障碍、语言障碍以及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三大主要症状。如果发现儿童有以下表现,家长就需要提高警惕:

  1.孩子喜欢独自玩耍,对父母不闻不理,但孩子的听力没有问题;或者孩子也跟他人玩耍,但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不懂得如何与其他孩子一起玩;

  2.孩子两三岁仍不会说话,或者部分孩子在一两岁时曾经有过语言能力,但后来语言能力出现倒退。部分孩子可能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看起来说话似无问题,但与人交谈的话题很单调。常自言自语,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或者经常重复别人的语言,甚至经常说广告语;

  3.孩子常有玩手、转圈、来回跑等异常行为,部分孩子可能对大多数东西不感兴趣,但会特别依恋某些物件,如特别喜欢圆形的东西(比如车轮),喜欢看风扇,喜欢看广告、天气预报、股票、宣传单等;

  4.孩子在大多数方面表现都不佳,但在某些方面具有天分,如对数字特别敏感、特别喜欢画画等。

  婴儿过于听话或易哭闹尖叫都要特别注意

  王德玉还提醒,婴儿时期如果有以下表现也应注意:

  1.表现得过于听话,整天躺在小床,不哭也不闹,即使饿了或不舒服也没有表示;

  2.母亲用母乳哺乳婴儿时,婴儿很少把头转向母亲,也不会在母亲怀里寻找奶头,并且不喜欢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哺乳时,也很少注视母亲的面孔;

  3.六个月后还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对父母来去无所谓,缺乏对亲人的依恋,或者出现异常的过度依恋;

  4.睡眠少,活动多,精力旺盛,易哭闹尖叫,要人整天抱着或不停地摇晃童车才肯安静下来;

  5.拒绝亲人的拥抱、抚摸,缺乏目光对视,很难被逗笑,对亲人的声音无明显反应等。

加入收藏
Tag: 孩子 行为 儿童
上一篇:贴心通关服务令澳门特殊人士无障碍安全出入珠海
下一篇:广州市妇联、市残联联合举办儿童孤独症康复技术家长培训班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酸性食物吃出孤独症
  • 孤独症儿童会有心理障碍吗?
  • 关注孤独症儿童
  • 最后一名我也很快乐
  • 坚强妈妈办班教子
  • 儿童暑假忙看心理科
  • 荷尔蒙增强人类互信 专家担心被政客利用
  • 儿童孤独症困扰全球科学家
  • 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
  • 外教骑车来兰州让各界关注孤独症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