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高龄产妇生下患孤独症孩子的几率高
40岁产妇生下患有孤独症孩子的几率是青年产妇的一倍。
网易探索2月14日报道 据《时代周刊》报道,最近一项新的研究分析了5百万的新生儿,发现女性生小孩的年龄越大,生出得孤僻症的小孩的机率就增加,而随父亲年龄上升而增加的机率比之前认为的要低。
“虽然父亲的年龄占一定因素,而这主要是看母亲的年龄。”加州大学研究倡导学者Janie Shelton说。
母亲年龄超过40岁,生出的小孩得孤僻症的是20多岁母亲生出小孩的一倍;父亲年龄超过40岁的父亲相比20多岁的父亲,生出的小孩患孤僻症的机率高出36%。
一位专家也表示,尽管如此,研究显示,超过40岁的女性生小孩,小孩得孤僻症的机率还是小于4‰ 。
新研究显示,父母年龄对小孩影响的差别很大。母亲与孩子的年龄相差25岁和父亲与孩子的年龄相差20多岁相比,小孩患孤僻症的比率高了一倍。
这次的调查与之前的研究结果恰恰相反。之前的研究显示,父亲的年龄比母亲的年龄对孩子的影响更大。研究学者与孤僻症专家认为,新的调查更为可信,它的调查范围更广。母亲的年龄越大,生出的小孩的遗传病的机率越高,而基因与孤僻症息息相关。
这次调查发表于《遗传病研究》杂志的二月刊的周一版。
威斯康辛州大学的研究员Maureen Durkin研究父母年龄对孤僻症的影响。她说,小孩患孤僻症的几率非常小,即使母亲年龄大,大部分的婴儿并没有得孤僻症。
Durkin说,总体上,孩子患孤僻症的机率很低,是一条重要的利好消息,这对于准父母来说尤其重要。
这项研究基于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间,五百六十万的初生婴儿的数据,此数据也包括了六岁以下已确认的孤僻症患儿。这个数字高达1.3万,我们也获取了其中12159名患孤僻症的孩子家长的年龄。
研究者也考虑了影响孤僻症治疗的因素,包括父母的教育水平和种族。
密西根大学孤僻症和交流障碍中心主任Catherine Lord说,与之前只注重父亲年龄相比,这次的研究更具说服力,我们也能更全面了解发展动态。
孤僻症是发育紊乱的病症。能从轻度问题演变成严重问题,伴随着行为失常、交流困难和社交问题。
近期数据显示,100个美国儿童中就有一位是孤僻症患儿,在近十年中人数有所上升。许多专家认为,这种人数的上升反映了对孤僻症认知力的上升以及对孤僻症的广泛认同,并非人数的真实上升。
最近几年,大龄母亲人数有所升,但这种状况不具普遍性。这是Irva Hertz-Picciotto说的。他是此次研究的著作者之一,也是加州大学的研究者。
伊利诺伊州大学的孤僻症研究者Edwin Cook博士提出了一种新奇的理论,来解释大龄家长所生婴儿患孤僻症如此普遍。他说,孤僻症普遍认为是遗传的,家长得了轻度孤僻症或者病症未确诊,他们在之后生了小孩,小孩就有可能患孤僻症。
但这项研究并未包括成人患孤僻症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