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近孤独症儿童 一声“妈妈”学了50 天
在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很多观众都对剧中男孩乐乐印象深刻,他在接受康复训练之前不会说话,别人说话时,他既不理解也不感兴趣,还经常踢东西、失去控制地发出尖叫声,这些都是孤独症(也称自闭症)的表现。2日是第三个世界孤独症日,1日,帮办记者来到哈市残联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近距离接触了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
3岁男童一跑就不停
在康复中心里,从外地来哈的男孩文文在康复室里毫无目的地来回跑,他从帮办记者身边跑过时,帮办记者明显听到了他急促的喘息声,可是他就是不肯停下来。跟在文文身后的,是他的妈妈刘女士,她看上去很疲惫,已经跟不上文文了,特教老师将她替换下来,让她歇一会儿,可是刘女士的眼睛仍然一刻不停地盯着文文。刘女士对帮办记者说:“自从这孩子会跑了,我的心就一直悬着,时时刻刻盯着他,因为不知道他下一秒钟会做出什么事来。”
文文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当时他们家所在的村,半个月内连续出生了3个男婴,这3个孩子8个月大时,刘女士发现文文不太对劲。“另外两个孩子都会招手,眼睛也会跟着运动的物体移动,而文文与他们不同,无论我在文文眼前怎么挥手,他都不理会。”过了一周岁,另外两个孩子都会叫“爸爸”、“妈妈”了,文文却不会叫。到了会走会跑的年龄,文文总是漫无目的地乱跑,不跑到精疲力尽就不肯停下来。因为经常摔倒或者被碰到,文文的身上总有大大小小的淤青和伤痕。
文文两岁那年,刘女士带他来到哈市求医,经过诊断,文文患有孤独症。“在那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这种病,医生刚说的时候我并不觉得这种病很严重,后来才知道,孤独症是世界四大疑难病之一,到现在也没有治愈的办法,得了这种病的孩子必须长期接受康复训练,否则,行为就会发生退化。”
文文两岁半时,刘女士将家里仅有的几亩地租了出去,拿着租地的4万元钱带着文文踏上了康复训练之路。
一声“妈妈”学了50天
哈市残联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主任朱玮告诉帮办记者,文文刚来的时候有很多行为问题,比如:无法控制地奔跑,大小便失禁,完全没有语言,叫他的名字没有反应等。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文文已经有了很大好转。
“现在他知道有尿应该上厕所,叫他名字他立刻就有反应,乱跑的行为也渐渐有所收敛。”刘女士说,“康复训练了50天之后,文文第一次叫我‘妈妈’。”这时,特教老师对文文说:“下课了,让妈妈过来吧!”过了半分多钟,文文才看着刘女士,叫了一声“妈妈”。
“今天一天都没叫‘妈妈’了,可能有点忘了。”特教老师说,“孤独症儿童很容易遗忘,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思维,语言中的‘妈妈’和现实中的‘妈妈’对不上号。因此,必须用强制记忆的方法,在不断重复中强迫他们做出反应。”
“来到康复中心的第一天,特教老师就跟我谈了,说文文不可能恢复成正常孩子那样。我现在不敢想未来,不敢想租地的钱花光了,文文不能再进行康复训练怎么办?更不敢想我不在了,文文该怎么办?”刘女士对帮办记者说,“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孩子跟我说话、冲我笑,可是醒来却是一场空。”(文中文文为化名)
链接
孤独症有三大症状 越早发现康复效果越好
据哈市残联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主任朱玮介绍,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通常在3岁以前出现症状。具体病因至今仍是世界难题,无法预防,如果能够尽早发现、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效果会比较好。
孤独症有三大症状: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狭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