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东莞自闭症小孩
3月31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小伟一个人在楼道里走动。自闭症患儿往往不喜欢与人交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记者 王锦彬 摄)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玩游戏的小朋友,运动和玩游戏可以促进自闭症患儿的身体机能发展。(记者 王锦彬 摄)
长安向日葵儿童智力开发中心,熊伟(右上)正在玩滑板,游戏是治疗的一部分。(记者 王锦彬 摄)
长安向日葵儿童智力开发中心,熊宇路经过干预治疗后,人变得活泼许多。(记者 王锦彬 摄)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看电视的小朋友。看电视可以培养自闭症患儿对事物的关注和兴趣。(记者 王锦彬 摄)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位患儿从门后注视着外面的世界。关心身边的事物是病情好转的表现。(记者 王锦彬 摄) 今天是第三个世界自闭症日,我们的目光留驻一群孩子身上。 他们被人称作为“天上的星星”,没有人能够了解他们所思所想。他们或哭或笑,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缘何哭、缘何笑。大多数的时间里,他们沉醉在自己的世界。 他们就是自闭症患者,因何致病,至今是个谜。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确诊患上自闭症。有数据显示,广东有15万的自闭症儿童患者,或许现实生活中,这个数字会更大。 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就有80多个这样自闭症孩子,他们在中心接受专业老师的训练,上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知、模仿、规则、听指令和与他人的配合等。 大伟与小伟就是其中的两个孩子,他们是双胞胎兄弟,2008年9月,大伟和小伟进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治疗。拥有歌唱天赋的兄弟俩,一首歌曲只要听一遍,就能一字不差地唱出来,曲调也一点不错,朱妈妈每次说到这个都很骄傲。一年半过去了,兄弟俩现在已经能够讲一些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要吃饭的时候,会说“妈妈做厨师”,看电视的时候,会说“少儿频道”。这些微小的变化,让朱妈妈颇感欣慰。但对于未来,朱妈妈仍然不安,她寄希望于未来有专门的机构,将来能一直照顾他们兄弟俩。 在长安向日葵儿童智力开发中心,患病的熊伟和熊宇路两兄弟则要幸运得多。他们的父母开办了康复训练中心,专业的训练场所和老师带来的效果看来很不错。从一岁多就开始干预治疗的弟弟宇路现在看上去已和一般的小朋友没什么不同,而哥哥虽然干预得晚,但效果也有所好转。 上帝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期待,更多的人关爱这群“星星的孩子”,我们期待,他们走出“孤独城堡”的一天。(见习记者 何明强) |
|
编辑: 王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