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医学介入 自闭患儿康复快
4月2日,第三个“世界孤独症”日,应省残联的邀请,记者来到杭州“青苹果”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第一次走进了“孤独症”孩子们的世界。
涵涵,一个长着红扑扑小脸的漂亮男孩,在常人的眼中,他跟一般的小孩没有什么区别,来到中心训练已经一年了。“孩子出生的时候,8斤3两。”涵涵妈说,“那一刻,我成了一个幸福的妈妈,每天都想着孩子美好的未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同事的孩子都能说话了,儿子还不会叫妈妈,只是喜欢看广告,不喜欢陌生人抱,也不喜欢同小朋友玩。涵涵妈抱着孩子去过好多医院,都说发育正常。最后涵涵全家赶到省儿童医院,做了一项项的测试以后,医生无奈地告知涵涵父母,孩子患的是孤独症,这种毛病现在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靠长期康复训练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涵涵的妈妈、爸爸当场流泪了。
经多方打听,涵涵妈带上孩子来到了杭州“青苹果”。由于报名的人太多了,他们只能选择单训,一周训练两次,每次30分钟。训练了一个月以后,涵涵开始对自己的名字产生了反应。“这个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希望。”涵涵妈说。
后来,涵涵终于报上了名可以正式进班学习训练了。可训练费用很高,那一学期的学费是亲人们共同凑起来的。为了儿子的康复训练,身体有病的婆婆也出去干活了,按她的话说“能挣几百元钱也是好的”。
据悉,这个被家长们称为“青苹果”的智障(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是目前省内专门为“孤独症”儿童进行治疗和康复的机构。该中心专家介绍,儿童孤独症又被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活动和兴趣范围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其症状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目前病因不明。
虽然目前国际上对于“孤独症”的治疗,遵循“康复教育为主,医学治疗为辅”的方式。不过该中心专家认为,如果医学介入的时间够早,康复的概率是很高的,0~3岁为最佳康复期,4~6岁为较佳康复期,7~14岁的康复效果一般,15岁以上的康复效果就比较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