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闭症患童或超百万 早发现最重要
为期3天的“2010孤独症人士社会服务保障研讨会”在京开幕。与会专家将围绕“自闭症者的社会服务保障”这一主题开展交流和讨论,并呼吁社会更多地接纳自闭症群体,尽快制定符合自闭症者需求的社会服务政策。北京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杨晓玲说,我国尚未对自闭症患儿的人数进行统计,但保守估计已超过100万。
世界自闭症日: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和关注。今年是第3个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发病于3岁前并伴随一生。数据显示,全球自闭症患者约有3500万人。
自闭症: 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目前,还未出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能保证自闭症预后良好。
对自闭症的误解
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作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自闭症是身心发育不健全的表现。通常在3岁前已表现出所有特征,跟先天基因缺陷有不可忽视的联系。
自闭症是弱智——×: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自闭症的典型特征表现是不能进行人际交往。
自闭症儿童是天才——×:自闭症儿童可能在某些能力方面有超常表现,但这个比例只有20%。多数自闭症儿童的智商是低于平均标准的。
一般而言,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三岁前会出现的基本特征有下列三方面:
社交发展:
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
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
在群处方面,模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
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沟通:
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
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 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
兴趣狭窄,会极度专著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 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
#p#分页标题#e#自闭症治疗: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是唯一良策
自闭症并非罕见病,联合国发布的数据表明,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目前国内外许多人认为,治疗自闭症最为有效的方式是训练。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许多教育界人士针对自闭症进行行为训练,以期望能达到正常人的行为标准,回归社会。虽然不是针对每个孩子都有效果,但这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办法。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1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对照以下标准,如果你发现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这些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自闭症。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二、出生后2个月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
三、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四、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五、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六、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
七、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八、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九、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
十、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十一、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十二、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十三、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
编后语:对于宝宝身体上会出现的小问题,家长往往容易注意到。而对于出现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却倾向于选择认为是暂时性行为。国内目前并没有完善的自闭症儿童治疗体系,所以,家长对宝宝的关注很重要,不要讳疾忌医,自闭症越早发现,越能够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