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自闭症患儿上万名
“深圳儿童孤独症专项公益基金”昨在市计生服务中心启动
本报讯 记者罗云芳报道:前天下午,由深圳市计划生育协会、深圳市红十字会、深圳市人口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深圳儿童孤独症专项公益基金”,在市计生服务中心启动。该专项慈善基金将为全市上万名孤独症患儿提供治疗和培训辅导等服务。
据了解,儿童孤独症逐年增加,2009年已占病残儿总数的13.8%,高居全市病残儿童鉴定的首位疾病。深圳市2007年率先在全国开展的0―7岁儿童六类残疾普查显示,深圳地区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高达0.132%,是全国0.05%的平均水平的5倍多。包括非户籍人口在内的自闭症患儿有上万人,而且患者低龄化凸显,深圳市儿童医院目前确诊患者最小才1岁多。
儿童孤独症逐年增加,已引起卫人委的高度重视,深圳市计划生育科研所针对儿童孤独症遗传病因方面的研究获得了省级重点研究课题;今年五月是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0周年,又是母亲节,深圳市计划生育协会、深圳市红十字会、深圳市人口基金会共同发起儿童孤独症专项公益基金,在现有的计生中心生殖健康教育基地搭起关注儿童孤独症的平台,通过参加慈善捐款活动来赞助儿童孤独症康复等项目。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是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它属于普遍性发育障碍,无论在成因、发展方式和治疗手段和成年人的孤独症都有很大区别,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发育障碍。通常发生于三岁之前,从婴儿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终身,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专家介绍,孤独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
据市计生中心主任陶林介绍,对于慢性疾病不能通过短暂的赞助和干预解决,而是要有长远打算和计划。深圳市红十字会、计划生育协会和人口基金会就是要通过对儿童孤独症专项基金的筹集建立起辅助该病家庭和研究的长效机制。据了解,市计生服务中心生殖健康教育基地将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和沙龙活动,并为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