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孤独症儿童超百万 想确诊病情跑断腿

作者: 更新时间:2010-07-3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回首孤独症在我国被重视过程:2001年,孤独症首次被列入全国残疾儿童调查中;2006年,中国残联将孤独症正式划入精神残疾的类别;2009年全国首家公立自闭症学校正式招生。

  根据2004年北京市儿童孤独症的数据样本,大致推论全国患孤独症病患人数约在100万—150万之间。对于这个数据,樊越波主任认为“这个推论数据应该还是比较乐观的,实际上孤独症病患的人数远不止100万。”

  樊越波主任补充说:“不少人可能看到100万这个数字觉得不相信,因为在现实中似乎看不到那么多,这是因为很多孤独症病患没有被诊断。例如轻型的孤独症,往往被认为是性格问题或者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没有进行规范的诊断。这部分漏诊的人往往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间,孤独症带来的问题也会在日后的生活中日益体现。”

  为何会出现漏诊呢?这无不与社会、机构对孤独症的熟悉不足、投入不够有关系!据悉,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第19届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大会”透露,目前我国专业的儿童精神科医生队伍不足200人。

  正是因为儿童精神科医生的队伍严重不足,客观上导致了孤独症儿童确诊率小,漏诊率高。与此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极大的社会熟悉问题——群众不熟悉孤独症,医生不了解孤独症。

  多年从事孤独症的诊治、教育工作的樊越波主任表示:“在我国能一次性确诊孤独症的例子还是比较少的,不少孤独症病患的确诊过程往往非常复杂。”她向笔者描述我国孤独症病患确诊的普遍轨迹——

  一般家庭往往是因为孩子表现不对劲时,例如不开口说话,例如不理睬别人等,父母才将孩子带往当地医院普通儿科进行就诊;不少地区的儿科医生对孤独症这个疾病熟悉不足,往往不能当场正确判定,继而可能推荐到上一级医院儿童保健或儿童精神科就诊;假如上一级的医生依然无法诊断,大部分的家庭往往可能抱着侥幸心理放弃继续寻医,只有少部分家庭出于谨慎可能进行前往大城市大医院进行寻医。

  虽然目前世界范围内仍无法对孤独症的病因作出明确的判定,也无法对其治疗研究出最终极的治疗方法,但是这并不等于对孤独症疾病无计可施。对于孤独症,行业公认的最佳做法是:早筛查、早确诊、早治疗。

  然而,这种最佳做法在我国并未形成体系,对于孤独症的干预诊断、康复治疗、机构救助和立法保障等方面工作仍处于起步中。以最重要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为例,目前国内的相关机构对于此项工作的开展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樊越波主任坦言:“我所碰到的孤独症儿童,不少是靠运气才能确诊的,因为有的父母和医生都非常粗心,对于孩子的不正常表现不重视,不开口说话认为是‘贵人语话迟’。还有一部分孩子则饱受折磨,可能从一岁就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家长就开始带着他看医生,但是一个医院一个医院地寻医,却没有能够碰到专业的医生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最后可能拖延到5、6岁才得到确诊。”

  有的父母比较有健康意识,在发觉孩子出现不正常苗头时就会马上就医,但是就医的过程却非常漫长,耗费金钱的数额也非常高。对此,樊越波主任说:“同样的情况在国外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孤独症的诊断并非需要依靠昂贵仪器的检查,因此检查并不对疾病确诊起决定性作用,而是主要依靠专业医生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综合评估来作判定,这个费用往往是非常小的。我国孤独症病患的确诊费用之所以这么高,更多是浪费在寻找合适医院合适医生的过程中,这还不算确诊之后用于康复治疗的费用。”

加入收藏
Tag: 儿童
上一篇:身在剧组心系自闭症儿童 林鹏拍戏慈善两不误
下一篇:2010年7月29日“世博之爱 天使之音”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家长要求高 孩子无所谓
  • 案例:关注孩子的孤独感
  • 看牙医的资料
  • 让我那‘孤独’的孩子去上学
  • 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抑郁占12.2%焦虑8.4%
  • 与成功握手
  • 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有三个条件 日常最需家政和上门医疗服务
  • 走进“雨人”的孤独世界
  • 三位母亲一个心愿
  • 甘做“小草”绿社区——记青山区新沟桥街派出所民警彭涛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