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学会轮滑骑车 舞台下家长流泪
本报讯(记者 沈红娣)一会快一会慢,左拐、右转……在老师的带领下,七八岁模样的方晓慧踩着轮滑在场上畅快地驰骋着,此时谁也不会想到,这竟然是一位孤独症患者。昨天,平江区培智学校“爱心扶助感恩回报”庆祝第二十个助残日活动现场,会轮滑、会骑自行车,方晓慧的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而台下的家长则边鼓掌边笑出了一行“热泪”。
孤独症孩子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来不跟外界交流,这一病症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痊愈的案例。而设立了全省首个“孤独症”教育班的平江区培智学校则率先进行了尝试,《关于孤独症儿童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被列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立项课题。今年30岁的许建方老师便是袁亦涵的教练,“一般爷爷奶奶来了,都不会表现得特别亲热,惟独对许老师方晓慧特别认他”,同事们向记者介绍。而“大男孩”许建方则笑着说,要想走进孤独症孩子的心里,只能靠耐心才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2002年许建方来到平江区培智学校,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许建方拿出了十二分的耐心。教授孤独症的孩子学骑自行车。许老师刚接这个班时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班上12位学生没有一个有骑自行车的基础,而且有的学生很倔强、不听从指挥,有的学生情绪失控,有的学生平衡能力极差,这可怎么教?许老师理清头绪,首先通过网络、书籍查找各种资料,还咨询了一些教授运动的老师;接着从运动、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入手,先让学生踩健美骑士锻炼踩踏能力,再让学生坐在自行车上练习旋转车龙头,训练其方向控制力;最后让学生骑上车进行练习。许老师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个动作、一句话,学生发脾气打他,他不顾自己的疼痛反倒先安抚学生的情绪;学生情绪失控想要逃跑,许老师把孩子带回又继续练习,不管孩子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他仍然坚持教学。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学期的训练、摸索,许老师掌握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孤独症班三分之二的学生都能独立骑自行车了。家长们看到了老师拍摄的视频,激动不已,纷纷前来学校感谢,同样,孩子们也从中找到了乐趣,只要他们一骑到自行车上,就满脸微笑,自由地驰骋在操场上,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体会到了玩的乐趣。当平时表现“冷漠”的孩子在舞台上笑着做完全部动作,台下的家长则不住地拍手,眼里迸出了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