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的入学选择
(一)入学条件
由于孤独症儿童的障碍程度不同,在进入幼儿园、康复机构或学校时遇到的困难大小也不同。有的儿童已基本能达到学校生活的要求,只需要稍加辅助,便能够随正常班就读;有的儿童则仍需要很多(来自家庭、学校及专家)的辅助,方能在正常班级中坚持下来,但对于有些孤独症儿童来说,因存在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进入正常学校上学很困难。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需为孤独症儿童及其他智力残疾儿童提供上特殊学校的机会,或在正常学校中提供特殊的班级及教师,所以孤独症儿童能否上学,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
1.孤独症儿童自身障碍程度。
2.该儿童学前培训的程度。
3.该儿童居住地有无特殊学校,该类学校对孤独症儿童特点
4.正常学校对特殊儿童接纳的态度、能力,如教师条件、家长的素质。
5.该儿童家庭能否寻找到专业人士的帮助,其家长的心态。
6.该儿童所在地区对特殊(残障)儿童提供的法律保障条件。
(二)入学时的教育诊断
在安排孤独症儿童进入哪一类学校学习时,对其在智力发展水平、一一般学习能力及技能情况,在注意力集中及注意力持续方面,特别是在社会、情绪以及承受能力方面进行多样的测试是非常必要的。虽绝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在学习上存在着缺陷,但也有一部分孤独症儿童智力超常,并具有某方面的特殊能力,堪称“特殊的天才”。尽管电影《雨人》中那位孤独症患者所显示的才能并不多见,但这种特殊的才能以及孤独症儿童在其发展的可能性中产生飞跃的情况却是可以期待的。
若我们一定要鉴定孤独症人士的智商,则需要测查者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平,不仅要熟知患儿特殊个性状况以及所表现问题的深度,而且要熟知测查时所使用的测试工具,要求极高。
孤独症儿童入学时通用的诊断如下:
1.非语言测试方法:适合那些无主动交流语言,鹦鹉学舌地重复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的孤独症儿童,它比依靠语言的测试方法能更好地查明患儿的潜在能力。
2.偏重感知加工能力的测试:应针对孤独症儿童特殊而典型的障碍,如不靠听和看,而只靠摸和闻的方式感知事物等进行测试。还要注意孤独症儿童选择刺激物时的极端方式。
3.入学后的观察:孤独症儿童能力的优势或弱势通常只有在入学后,经过有目的的长期行为观察才能进一步地确定。
(三)入学时应注意的环境条件
在为孤独症儿童选择学校或康复机构前,以下环境条件应引起足够注意:
1.地点应以最适合孤独症儿童,同时也最容易到达为标准。
2.现有的条件应与孤独症儿童的能力以及障碍所带来的缺陷相适应。如果孩子出现困难,学校应有改变环境条件以帮助他进一步适应的可能性。
3.孤独症儿童需要特殊的教学环境,比如不仅是与所有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课程,亦能得到个别的辅导帮助;要照顾到孤独症儿童听觉方面的极端敏感性,对其在注意力集中方面出现的波动应采取灵活的态度。同时要注意照顾过分视觉型主导的那些孤独症儿童。
4.孤独症儿童通常需要在较小的班级或小组中学习,普通班级一般不超过25人,特殊班级一般不超过8人。其主要学习社会化的进程,而认知类的学习应尽可能以个别化的学习组织方式为主。
5.编班(或小组)时应考虑到不同情况的学生相互之间能产生各种影响这一因素。比如:一位孤独症儿童突然出现的不受自己控制的身体动作可能对另外一位孩子产生影响;或者其他孩子主动地、唐突地与孤独症儿童的紧密接触也会对孤独症儿童产生影响。
6.孤独症儿童是否己经具备群体生活的经验。一位缺乏在群体小组里与其他儿童交往经验的孤独症儿童在进入学校后,会由于新环境对自己过高的要求产生突发性的反感和抗拒。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孩子在上学前及入学后,需要一个准备时期,要让患儿对老师一学生、学生一学生这些关系有逐步适应和理解的时间。
7.学校应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他们有时所必需的回避空间,如有一间个别训练室供其训练或稳定情绪时使用。患儿可能会因为新环境中压力过大,时间过长产生新的心理障碍。
8.除了授课环境要安全、安静、简洁外,还要配备一些辅助训练设备,以供大运动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等使用。
9.为孤独症儿童保留一个情感上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们克服困难,积极与孤独症儿童建立起情感联系,以极大的耐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去对待和教育他们。另外,学校的教师乐意去接受有关孤独症障碍方面的咨询以及培训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0.要注意检查非孤独症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对待孤独症学生的态度。
除了以上诸多问题之外,还有以下四点要给予高度重视:
(1)陪读:上学初期阶段,可以允许有关的人(由学校或家庭派出)进课堂或午饭时、休息时陪伴孤独症儿童,帮他适应环境,适应课堂教学规范及适应学校整体的学习规律。待孩子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陪伴人可以慢慢撤离,改由同学们轮流帮助。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p#分页标题#e#根本上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有的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孤独症儿童是可以教育的。
2)孤独症儿童需要更多的爱护和理解。
3)如果教育出现了问题,教师应先检讨自己,是否对孤独症儿童缺乏了解与理解。
(3)伙伴:在家长或其他人员的陪读撤消后,孤独症儿童需要班级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同学继续帮助他,直至他能独立地应付学校生活的一切。这些伙伴既是他的玩伴又是他的行为样板。能担当伙伴的儿童一定要有责任心。
(4)社会生态学观念:社会生态学家们主张,人的问题是由于儿童与环境(家庭、教师、儿童、同学)之间错误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当儿童出现了某些问题时,不能把改变儿童的行为看成是唯一的目标,而是要重新审视并重新设计儿童的学习和社会环境,改变家长、老师、同学对儿童的态度,找到与之沟通的恰当的方式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孤独症学生在学校学习,意味着他们要随时受到外界的刺激,受到同班一起学习的其他学生的各种影响,他们会有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会反复出现一些问题,环境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不可小视。
考虑孤独症的训练效果,以上有关适应性的问题必须引起家长、教师和社会的重视,并真心地创设孤独症儿童愿意接受的环境,这是教育的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