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儿母亲苏龙嘎:用爱演绎幸福
![]() |
教儿子识字说话 |
| ||
|
文·摄影/本报记者 周建军 通讯员 李吉河
作为母亲,她用伟大的母爱唤醒患有先天性自闭症的儿子;作为儿媳,她像亲生女儿一样照料卧病在床的婆婆;作为人民教师,她倾心尽力地教育着学生。她就是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苏龙嘎,一位坚强的蒙古族女性。
儿子自闭
苏龙嘎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了教师这个光荣的岗位,1997年,与同为人民教师的丈夫牵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不久,夫妻俩喜得贵子。儿子长到3岁时,苏龙嘎发现,儿子连最简单的“妈妈”都喊不出,而且同龄孩子掌握的基本生活能力,也要在大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夫妇俩带着儿子在乌兰浩特市及周边大大小小的医院跑了个遍,可儿子的病始终没好。后来,他们又辗转到全国各地有名的大小医院,专家诊断结果是,他们的儿子患上了自闭症。
苏龙嘎四处求医问药,儿子的病不但没有治好,还欠了许多外债。她一度悲观失望,选择了自杀。被抢救过来后,她睁开眼睛,看着丈夫、儿子和亲戚朋友们伤心的眼神,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儿子的病治好,让儿子像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快乐的童年。
苏龙嘎患有间歇性癫痫病,每年都要发作几次。为了给儿子看病,她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听说北京一家医院能治疗自闭症,就独自带儿子去北京。“我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罪都能忍,只要儿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比什么都强。”苏龙嘎坚定地说。
唤醒希望
专家诊断后说,药物治疗几乎不会有什么效果,只有通过心理辅导和康复训练才有希望。虽然这不算是什么好消息,但是让苏龙嘎看到了一丝希望。
苏龙嘎告诉记者,患自闭症的孩子某些行为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并需要寻找一些发泄对象,不光是家中的沙发、电视柜等物品被损坏,就连作为母亲的她每天也要遭到儿子10多次的攻击。尽管如此,她始终坚信,精心的呵护是治好儿子的灵丹妙药。
每天,在卫东中学校园的林荫路上,人们总会看到苏龙嘎母子的身影。她一边走着,一边从简单的“啊”字教起,有时稍微严厉一点,儿子就会很委屈地落泪,此时,她的心犹如刀割一般,有时,母子还会抱头痛哭。哭过了,她仍然一遍又一遍地教儿子说话。一开始,儿子说什么也不开口,半年过去了,没有任何进展。苏龙嘎凭借多年从事音乐工作的经验,举债买了一架钢琴,手把手地教儿子敲击音键。通过长时间的辅导,儿子的5个手指分开了,开始触动每一个键。看到儿子的进步,苏龙嘎含着热泪创作了一首歌曲《母子的快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儿子能从简单的“啊”字到说出两个字的词语,而且能够自弹自唱简单的儿歌。当她激动地留下泪水的一刹那,一件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看到妈妈的泪水,以前从不理会别人感受的儿子竟然拿起擦地的麻布给她擦起了眼泪。苏龙嘎又惊又喜,尽管是擦地的麻布,她也闭着眼睛尽情享受儿子带给她的幸福感。儿子能够感知妈妈的情感变化了,激动的她抱着儿子泣不成声。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苏龙嘎的儿子现在已成为兴安盟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各方面都取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进步。在苏龙嘎和特教老师的共同关怀和照顾下,儿子学会了扫地、抹桌子、写字,还能帮妈妈做家务活。现在,他每天都与小朋友、老师一起开开心心地学习、玩耍。
孝道在肩
苏龙嘎和丈夫结婚时,婆婆家十分困难。当时婆婆无奈地说:“我供孩子们念了这么多年的书,家里并不富裕,你们结婚我给不了什么了。”苏龙嘎理解婆婆的难处,她从同学、亲朋好友那里借钱,给自己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整个婚礼仅花了2000元钱。
2008年冬天,家住农村的婆婆不慎摔伤,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在婆婆住院期间,苏龙嘎每天给#p#分页标题#e#婆婆洗澡擦身。
苏龙嘎身边的人说:“这事要是我,我可做不到,你不嫌脏吗?”苏龙嘎说:“这有什么啊,我们都是女人,都是母亲。”丈夫看到苏龙嘎细心地照顾着母亲,感动地说:“作为儿媳妇,也许没有几个能像你一样好。”在苏龙嘎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婆婆曾经握着她的手激动地说:“孩子,虽然你不是我的亲生女儿,但比亲生女儿还亲。”
漂亮首饰是蒙古族女人的珍爱,在婆婆住院期间,苏龙嘎偶然发现婆婆带了一对铁质耳环,就利用休息时间下乡唱歌、主持婚礼等挣的钱给婆婆买了一对金耳环。晚上,婆婆带上金耳环后,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睡……“婆婆也是妈,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老人忙碌了一辈子,做晚辈的理应让老人过得舒心些。”苏龙嘎说。
守贫倾教
为了给儿子治病,苏龙嘎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而且至今仍欠有不少外债。记者从苏龙嘎亲戚那里了解到,她每次到粮店买油拿的都是1斤装的小瓶,买米从来不买整袋的。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身为乌兰浩特市第七中学音乐教师的她免费教授两名音乐特长生,放假时,还把他们叫到家里吃、住。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两名学生写了封感谢信想送给校长,苏龙嘎知道后,便把感谢信“骗”到手后,自己偷着藏了起来。
苏龙嘎热爱自己的事业,几年的时间里,她创作了《洁白的哈达献给祖国妈妈》、《我的孩子》、《感谢》、《卫东中学校歌》、《多情的草原多情的歌》、《心中的彩虹》等1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歌曲在当地广为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