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报告会 家长多娃娃少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昨天下午2时许,虽然离陶宏开教授“戒网瘾报告会”开始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但锦城艺术宫门口早已聚满了急切想听报告会的人们。他们有的带着自己的孩子,还有的是头发都已全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脸上,写着同一种表情:急切、焦虑、伤心、无助,他们来这里只有一个目的:帮自家的“网瘾”孩子们彻底戒掉“网瘾”。
精彩发言
网络、电脑应该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但现在很多青少年却恰恰相反,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成绩一落千丈,甚至逃学、离家出走,为的就是去玩网络游戏,这纯粹就是百害而无一益了。
不成熟让青少年对“网瘾”茫然,甚至对母亲的眼泪木然。
父母们甚至可以多些“抱怨”,“抱怨”挣钱的艰辛,“抱怨”生活的压力,“抱怨”现在养一个孩子确实不容易。一个我曾经帮助过的孩子以前每天要从父母处索要20元零花钱上网,但听到父母的“抱怨”后,主动将零花钱降到了每天5元。这便是情感的力量。
本报记者陈诚李亚东实习记者李梦刘婷为您报道
现场
戒网瘾全社会都要努力
下午3时,在人们的热烈掌声中,报告会正式拉开帷幕。
唱歌打头阵戒网会轻松开场
出人意料的是,一番自我介绍之后,陶教授来到了钢琴边,自弹自唱,以一首《走进新时代》歌曲轻松地拉开了报告会的序幕。
一曲唱罢,陶教授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谁知道“新时代”的含义是什么?一个来听讲座的学生站起来回答:网络时代。“不错,我们现在所处的新时代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陶教授切入了报告会的主题。
陶教授说,现在中国的家庭模式普遍是“421”家庭模式,这使得很多家庭对家里惟一的孩子宠爱有加,以致进入了宠爱“物质化”的盲区。父母们在一味满足孩子物质的情况下,反而因此缺少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很多孩子物质满足了,精神世界却十分空虚,虚拟的网络世界便乘虚而入,成为了他们的惟一嗜好。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父母处理不得当,比如说打孩子,极有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恨父母。而有的父母则动不动就将孩子送到医院看心理医生,以为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彻底戒“网瘾”。“什么多动症、上网综合症、自闭症,一股脑儿扣到孩子头上,他们会怎么想?”陶教授认为,要让孩子们彻底戒掉“网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是最好的办法。
挽救“网瘾”尚需社会共同努力
不过,陶教授也表示,要彻底帮现在的“网瘾”青少年戒掉“网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他说,我国目前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都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越是这种情况,我们的父母、孩子就越应该去了解环境、适应环境,并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治表治本挽救“网瘾”孩子。报告会结束后,一些家长非常激动地表示,他们希望能买到陶教授在报告会现场放的歌碟和陶教授讲座现场的录像带,带回去给没有到现场的孩子和家人听、看。
高歌几曲曲曲有深意
心灵的交流必须具备一个宁静的环境。报告会的舞台上,摆放了钢琴、茶几和沙发等道具。
陶教授在报告会上还演唱了几首歌曲,所唱的每一首歌都有其良苦用心:
《走进新时代》告诉大家,如今的社会是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网络是必须的,但网络和电脑是工具不是玩具。
经过修改后的歌曲《父老乡亲》,一下子改变了报告会枯燥的气息,使一些不愿坐下来的孩子、包括家长能够坐下来。
《小村之恋》就是让家长与孩子在温情与恬淡的旋律中,想起自己的家。
陶教授在国外时,看到一些大学生拼命地学习,而学费都是他们自己打工挣来的;中国的孩子不但伸手向父母要,而且还不珍惜。《学费》就是要让孩子体味父母的艰辛。
《孩子是我们的明天》表达的是: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够促使他们奋发。
孩子们的座位没坐满
昨日上午,从张家界、西安等地刚刚抵达成都的孩子家长一下飞机,就立即赶赴本报,希望领取下午陶教授“戒网瘾”报告会的门票。直到报告会结束,仍不断有家长打进本报电话建议,由于门票有限,他们没能够亲自听到报告会,能否将陶教授的讲话整理后,在报纸上连载。与家长们的热情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来到现场的孩子只占了其中一小部分,锦城艺术宫里,家长们占了80%。
苦口婆心孩子不领家长的情
虽然在报告会的前一天,1400多张票就被一抢而空,但昨日的报告会现场还空着少数座位。这些空位,本来都是家长辛苦排队领到票后,希望带孩子来的。但遗憾的是,家长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仍然没能够打动孩子来听讲座。
来自什邡的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他17岁的儿子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十分反感父母,并且暴力倾向越来越严重。为此,刘先生几次想走上绝路。托成都的亲戚领到报告会门票后,刘先生和妻子就一直劝说儿子。昨日,尽管儿子也有一些心动,但还是没有来成都,因为他终究“没有勇气、不敢面对自己上网成瘾的现实”。看着身边空着的座位,再想到儿子,这位人过中年的汉子眼睛红了。儿子的缺席,让刘先生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他认真做好的报告会笔记上,他说,回家后将努力将陶教授的观点转述给儿子,希望他能听得进去。
说到孩子们的缺席,家长们忧心不已,有的甚至痛哭流涕。不敢面对,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心生抵触,是家长们为孩子缺席总结的原因。
又犯错误戒网瘾竟遭同学嘲笑
昨日的报告会上,还有一位认真做笔记的母亲,她的儿子就是上月在本报记者的陪同下,到武汉和陶教授畅谈了3个小时的成都少年小宇(化名),他曾对陶教授作出过“不无节制上网”的承诺。昨日上午,小宇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机场迎接陶教授的到来。一见陶教授,小宇就紧紧抱着他说:“陶爷爷,我又犯错误了。”
原来,小宇去武汉“戒网瘾”的事情,被同学们知道了。他从武汉回来后,竟然受到了一些同学、朋友的嘲笑。在他们眼中,上网打通宵游戏、不想学习是很正常的事情。游戏打得好、级别高,在同学朋友中还会非常有面子。所以,小宇去武汉找陶教授“戒网瘾”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在同学们的嘲笑下,小宇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上个星期,小宇又背着妈妈,偷偷去了网吧。“是同学们对他的不理解和影响让他不能坚定信念。”小宇的母亲深感忧虑。
对此,陶教授一点也没有责怪小宇。他表示,这本身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有反复,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敢于坚持。报告会开始之前,陶教授又专门抽出半个小时和小宇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陶教授给小宇讲了一个安徽少年成功“戒网瘾”的例子,并告诉小宇:“错误可以犯,但再也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和陶教授交流后,小宇点了点头,对戒掉网瘾有了更大的信心。
人物:
网瘾姑娘:“妈妈,我错了”
来自郫县15岁的“网瘾”女孩成成(化名)在父母的陪同下,走上了讲台坐到了陶教授的身边。
成成曾为了上网去玩游戏离家出走两次。成成父亲坦言,他和妻子都没有多少文化,便觉得不能亏着女儿,早早就给女儿买了电脑让女儿学习。谁知道,女儿却从此迷上了网络游戏一发不可收拾,成绩一落千丈。“打她,我们怕她越挨打越抵触;说她,她又不听。什么办法都想尽了,唉……”成成父亲的话顿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而成成的母亲更是泪水涟涟,无语凝咽。
听完父母的诉说,成成说,最初她并不觉得迷恋网络游戏会影响学习。但后来迷进去了,成绩就每况愈下。当父母在网吧里找到离家两天的她时,成成甚至“没觉得自己错了”。陶教授说,这正说明了“网瘾”的症结之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足,孩子根本无法理解父母的心情。
听了报告会后,15岁的成成拉起母亲的手,轻轻说了一声:“妈妈,我知道错了……”
7旬大爷:救救我的孙子
70多岁的王大爷,已是满头白发。昨日,他在中场休息时找到记者。还没有开口说话,他已经发红的眼睛里就溢出泪水:“本来孙子答应了我要来听讲座的,当时我还激动地全身发抖。结果他今天又说是要到学校补课,不来了。我简直拿他没有办法。”
他告诉记者,自己17岁的孙子小豪,从初二就迷上了上网。在初二、初三这两年中,曾4次出走,好不容易才将他找回来。被父亲发现上网抽烟后,小豪给父亲留下一张字条,连续一周没有回家。他白天上课,晚上就呆在网吧里睡觉、上网。后来,没钱上网的小豪,还跑到荷花池打过工。“他还是爱我们。就是横起来脾气就怪。还要推我们。我只希望他能彻底戒掉网瘾……”
高校学子:我经历过,我走出了
第一个举手上台和陶教授交流的,是本市某高校大二的学生小斌。他很坦然地面对台下的家长和孩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
曾经,他也是一名网瘾少年。为了上网,和同学们一起晚上呆在网吧里,白天就在教室里睡觉。高考后,昔日和他成绩比肩的同学考上了清华北大。而理想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小斌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全班只有6个同学考的是专科,其中一个就是他,6个同学中有4个是因为上网导致这样的结果。
大学第一期,无聊的他继续昏天黑地地上网。到了大一下学期,受到高中同学刺激的他才终于醒悟过来。开始利用网络,学习网页制作。其中得到的乐趣让他真正远离了游戏。“我开始用网络,而不是玩网络。”他表示,希望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孩子们走出网络的迷宫。
后续
志愿者将长期服务
今日,陶宏开教授将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他们将在今后长期地为上网成瘾者服务。
陶教授说,志愿者们要成为一个专门为上网成瘾者服务的机构,能够进行长期的服务。成立了机构以后,志愿者就要开展活动,通过个案的形式来帮助那些亟须帮助的上网成瘾者。陶教授说,个人的力量是非常单薄的,一个人不可能帮助很多人,“我们需要有志之人与我们一起来开展这个活动,如果能够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那么我们就可以为许多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