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闭症知晓日 孤独症儿童更需要关爱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知晓日”。患自闭症的孩子被称为“落入凡间的精灵”。他们目光澄亮,却不愿意跟别人对视,每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不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悲伤,即使是最亲近的爸爸妈妈,在他们眼里也和陌生人没什么两样。
目前,国内为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准备还不充分,我市接收自闭症儿童的惟一学校就是桐乡市特殊教育学校。
他们是落入凡间的精灵
在市特殊教育学校里,记者见到了几名自闭症儿童。老师在讲台讲课,他们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他们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有些患儿每天吃着同样的早餐进学校,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他们中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出无目的活动,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现象。”302班班主任高明告诉记者。
对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耐心。高明表示,目前,学校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培养。比如说,运用转移法,让孩子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有益的事物上;疏导法,使他的需求和情绪有表达和发泄的途径等。
漂亮的孩子始终不说话
小奇(化名)是个漂亮可爱的孩子,他的到来,使得全家人都欣喜万分。可随着他慢慢地长大,父母发现他经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不喜欢和别的孩子呆在一起。一直到3岁多,小奇始终不会讲话,连“爸爸”、“妈妈”也不会叫。偶尔说说话,也只是对着电视机自言自语。给他一个玩具,他可以一直拿在手里玩一天。慢慢地,父母越来越发现孩子似乎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上网搜索,才察觉孩子的症状与自闭症相似,带去医院检查后,孩子确是得了“自闭症”。
为了早点让孩子学会说话,父母把他送到上海进行每周一次的治疗。治疗有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注意力不够集中、自控能力较差、不愿意和别的孩子交流的现象。
自闭儿康复治疗要及早
嘉兴市康慈医院四病区主任、心身科主治医师李亚玲告诉记者,自闭症的孩子最小的只有6个月,大些的20多个月也有。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特效药,采取的都是行为治疗。但一定不要放弃治疗,治疗后情况好转的孩子很多,并且,孩子越小时被发现治疗效果会越好。
李亚玲认为,孩子出生后,父母一定要多对他进行观察,若6个月时,孩子还没出现大笑或做出其他温暖和快乐的表情,9个月或更大时,孩子还不能与他人分享声音、笑容或其他面部表情。甚至到1岁大时还不会咿呀学语,家长就一定要注意了。若确诊是自闭孩,家长不要放弃对孩子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培养他的好奇心、促进他的社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