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残疾人托养成为政府助残福利新模式

作者: 更新时间:2011-05-15 点击数: 百度一下

    “照看一个人,致贫一家人,拖累一群人”是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依老养残”成为普遍现象。目前,江苏省110万重度残疾人中,5万多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意味着数万个家庭可能被拖垮。为改变这一现状,江苏率先制定由社会托养重度残疾人的福利制度,并将托养机构建设纳入省政府实事工程。

    助残日前夕,记者赴苏州、淮安等地走访了10多家残疾人庇护安养机构。调查发现,长期以来压在残疾人家庭肩上的抚养重担,终于有人共同分担。如今,日托、全托式安养,居家托养等形式在江苏各地初步形成,真正实现了“一人托养,全家解放”。

    全托:“重病号”全部进入全日制托养中心

    “叮铃铃”,随着铃声响起,苏州市吴中区“善爱之家”的大食堂里热闹起来。5月12日中午的菜谱是:红烧五花肉、番茄炒鸡蛋、炒青菜、莴笋汤。19岁的杨林海排队打了饭,找了座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杨林海患有严重的智力障碍,不能独立生活。像他这样经过普查筛选,进入“善爱之家”托养的贫困重残人有59名,来自全区15个乡镇。

    “即使家里有专人看护,也经常发生走丢、意外伤害、卫生状况差的情况。”“善爱之家”创办人周杏元告诉记者,有位下肢瘫痪的残疾人刚来时,身上长满褥疮,指甲有一寸长。由于家人要打工,难以照料。来这儿后,他老母亲说终于睡上安稳觉,不再牵肠挂肚了。

    这里由一家旧工厂改造而成,占地4300多平方米,房间标配电视机、热水器、空调和无障碍设施。宿舍前面是一片花园,后侧是一个车间。“有些精神残疾人员,需要‘工疗’辅助药物治疗。我们就联系制衣厂,揽了一些剪线头的简单活给他们干,还能挣点零花钱。虽然只有几块钱一天,家人听说后还是特别激动:以前是废人,现在能挣钱,多大的转变啊!”

    “‘善爱之家’是苏州第一家民办公助,24小时全托的残疾人托养机构,已运营两年。按照这个模式,我们还要打造更多的‘善爱之家’。”苏州市残联理事长蔡建军介绍,这里由当地成功企业家发起建立。财政为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的残疾人每月补助800元,重残的另加480元,不足部分,残联再补贴一些。在苏州,不管是公办的还是民办公助的托养机构,都是高标准建设,不让残疾人受一点委屈。苏州今后每个街道都将有托养机构,2012年所有公办机构全部投入使用。

     日托:早送晚接,再也不用带着孩子打工

    11日下午4点,张玉琴等候在淮安清河区残疾人托养中心门口,像所有接孩子放学的妈妈一样,仰着头寻找女儿的身影。自从女儿托管后,她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上班一心一意,下班接女儿、买菜做饭。女儿坐在自行车后,还向她描述一天的趣事。

    “我不和别人比,就和自己以前比,太幸福了!”张玉琴说到这里,眼圈红了。女儿23岁,因早产导致发育迟缓。二十多年来,她都是带着孩子去打工,每次都因为这一点丢工作。“有时也恨,说她是累赘,但说完就后悔。区里办了托养中心,每月只收120元伙食费,一天托管8小时,吃得好、玩得好,还有老师教绘画和手工,关键是安全,我知足了。”

    铁先生17岁的儿子患有自闭症,夫妻俩都是公务员,儿子全靠70多岁的老母亲看护。“我们全家都来考察过,最疼孩子的老母亲看到这里墙角、桌角都是圆的,窗户有护栏,地板是软塑胶,处处细致周到,当即同意送孩子来。以前,儿子不和别人交流一句,现在回家主动叫奶奶,还知道饭前洗手。”谈到儿子的变化和进步,铁先生也忍不住泪光闪闪。

    “这里是淮安市中心,寸土寸金,清河区无偿拿出5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p#分页标题#e#房,改造成区托养中心,方便残疾人就近入托。”淮安市残联理事长苗开昌介绍,全市5339名城乡重度残疾人都拿到了每月50-300元的护理补贴,加上重残生活救助金,城市重残每月有600多元,农村有300多元。护理补贴不直接发到家庭,而是给庇护安养机构。中心接收一个,残联补贴一个,这样能保证护理费都能用到残疾人身上。淮安各市县都在筹建公办托养机构,已建的民办公助机构也有45家。

    居家:护理工上门,每月享受45小时服务

    “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雇不起护工,几乎都靠父母照料。老人们忧心忡忡,担心百年后,残疾孩子怎么办?所以,我们现在探索的托养模式对残疾人家庭来说,是极大的物质帮扶和精神安慰。”在苏州沧浪区,接受采访的是区残联负责人陆敏。记者几年前采访过她,她是虚拟养老院的创始人。如今,她把这套体系用到残疾人居家安养上来,实现了资源共享。

    “我们实行服务外包,由沧浪区居家养老服务公司负责派专业护理员上门,残联按小时付费。”陆敏说,沧浪区残疾人护理补贴达到每月675元,按照1小时15元计算,每个残疾人每月可享受45个小时的服务,做家务、洗澡、拿药、按摩、理发、陪同看病……全区已有201名重残人员被纳入居家托养网络。

    “家庭不再是、也不应该是残疾人唯一和全部的依靠。”省残联理事长高小平介绍,根据省政府实事工程要求,目前全省共有54家市、县残疾人集中托养机构立项开工,已建成514家乡镇(街道)残疾人托养机构。各地根据经济情况,已向5万多名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为支持庇护性就业机构,政府还专门出台税费减免、专产专营、政府采购等扶持政策。

加入收藏
Tag: 重度残疾人 托养 政府举措 助残 福利制度 残障 自闭症康复
上一篇:聋人大学生周婷婷:从哑童到神童
下一篇:托养服务欲帮助自闭症患者融入社会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南京“孤独女”有个美国阿姨
  • 权威网瘾治疗机构:治疗网瘾力量太薄弱了
  • 永不放弃希望 孤独症必将被战胜
  • 达·芬奇的“科学密
  • 治疗自闭症,海豚当“大夫”
  • 献给孤独症儿童新学期礼物(图)
  • 7000孤独症儿童难获心理治疗
  • 学习障碍儿童寒假可检测
  • 父母不在家 孩子“恋”上熊娃娃
  • 转学不轻松,适应最重要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