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的心理调适 专家建议保持平常心多活动
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考生和家长们的紧张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与此同时,一些考生出现了考后“狂欢”、“忧郁”、“自闭”等症状。那么,考生如何才能有效地消除这些心理障碍呢?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附属二医院精神心理诊室的杨放如副教授。
考后“狂欢”症
长沙王女士的儿子平时就很喜欢玩电脑游戏,而为了高考,他已一年没有玩游戏了。高考一结束,他到游戏厅一玩就是3天,之后,王女士觉得他做什么事都没精神,很为他担心。
杨副教授认为,通宵玩电脑游戏或看武侠小说或狂欢,往往会伴有头晕脑胀,进而引起判断力、记忆力、视力下降等生理疾病,因此,大家在放松的同时一定要控制自己,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长时间沉迷于电脑游戏会将自己想象成为游戏的一部分,从而形成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假期过度放松,将会影响大学生活:一是进大学后思想不能集中,适应不了大学里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成绩。因为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式不一样,鼓励学生自己去学习、整理、领会,许多在高中成绩很好的学生由于不适应大学的方法,大一基础没打好,便会影响后面的学习。二是没有提前做准备,没有完成角色转换。大学在学习、生活和处世等方面都是全新的,从一个中学生到一名大学生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高考后的暑假便是一个极好的过渡,如果在这期间因过度放松而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将很难适应大学的生活。
考后忧郁症
张家界李先生的女儿参加完高考后,总是感觉自己没考好,精神一直很紧张。
杨副教授认为,这是考后忧郁症的表现:因担心考试成绩,有的学生表现出紧张、烦躁、易怒、失眠、坐立不安等焦虑症状;还有的表现为强迫思维,比如无缘无故认为自己考得不好等等。这类症状除了考试本身的因素外,往往与父母考前考后态度大变,和考生缺乏沟通有关。
杨副教授表示,对于有烦躁、易怒、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状的人,可以通过听音乐、做户外运动来缓解和消除症状。而对于出现强迫思维的人,最重要的还是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多和父母沟通,把自己的压力释放出来。如果十分严重的话,就应到医院就诊了。
考后自闭症
湘潭林小姐的表妹是一个腼腆的女生,平时就不太喜欢说话,参加完高考后,更是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林小姐有时把她带出去玩,她也闷闷不乐……
“林小姐的表妹有些自闭。”杨副教授说。考后自闭症的典型表现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天不出来,情绪低落,言语减少,不愿活动,有睡眠障碍等。引发自闭症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一是因为考试不理想,觉得没脸见人,自我封闭。
另一个原因更应引起注意。高三学生或复读生考完后便成了“自由人”,悠长假期,既无功课,也无学校活动,在一段时间的狂欢放松后,如果不科学合理地安排假期生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导致自闭症。
对于考生考试后的自闭,杨副教授认为,应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朋友出去走走,和家人多交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这样,既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也缓解了紧张情绪,还可以锻炼一下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平常心最重要
同时,家长也要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客观分析孩子的各方面的特点,恰当地填报志愿。今年的暑假假期有3个月,家长应合理安排,让孩子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暑假。考生更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现实。
为此,杨副教授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接受现实。高考结束了,要从实际出发,规划自己的未来。
第二,摆正心态。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这对考生来说当然是一个挫折,但不能由此断定他将来就不会成功。不要把高考成绩看做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标准,要想获得成功,还有许多其它途径。
第三,为所当为。高考已经结束,考生不能无视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的事实,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