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支持与支持体系
我们就家庭一学校一社区为一体的教育康复支持体系建立的阐述,使大家了解通过结构化的组织管理、整合各类资源,提供充分的支持服务,使孤独症儿童独立性、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增强的相关理论。下面我们谈谈孤独症儿童康复支持与支持体系的概述。
一、支持与支持体系的内涵
《汉语大词典》把“支持”释义为支撑、协助、援助。社会支持研究认为支持是在环境中改善人类生存状况的力量或因素。由“社区、社区网络和亲密伙伴提供的工具性或表达性的资源”。支持是通过机构组织或个体的行为活动体现出来的。
很多情况下,支持是单向的,是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一种无偿救助和服务。正是因为支持的这种关注弱势群体的特点,支持观念被引入到特殊教育领域。最早见于美国智力落后协会,它认为支持是一种资源和策略,是增进个体利益,并使其从整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中获得资源、信息和固有关系,进而促使其独立性、互存性、生产性、社区整合性与满足感都得到提高的过程。
支持是一个整合资源,提供最大帮助的过程,所以在提供支持的同时,实际上需要整合各类动用各方面的利用。为了使这些资源得到最佳整合,并形成体系,所以我们需要以支持系统的模式来提供支持服务。有研究者认为。
支持体系是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国人与人的支持活动可以独立提供,但各类支持服务的提供往往立于一定的组织体系基础上,如政府人员在提供支持时需要利用政府机构的资源,学校教师在提供支持时需要利用学校资源.即使父母在为子女提供支持时也需要利用到家庭内部资源,所以个体的支持行为发生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动用了支持系统的资源。但相对单独以个体行为的形式提供支持而言,如果提前组织好各类资源,进行调配,合理分工,形成一个系统资源,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支持效果。另外,环境因素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也是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环境不仅仅指各类机构的硬件设备,实体建设,还包括人文环境,良好的环境提供可以增强支持服务的效果。在环境中,人和环境的百动也是支持系统所要关注的一个层面。
二、支持服务的内容与提供者
支持服务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如韦尔曼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支持内容分为感情支持、小宗服务、大宗服务、经济支持、陪伴支持等5项;考伯则将支持内容分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
马特•G.M.范德普尔指出除了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支持内容还应该包括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的参与。巴勒内尔认为支持内容可以包括更广泛的内容,他从6个角度来划分支持内容,即物质帮助,如提供金钱、实物等;行为支持,如分担劳动等;亲密的互动,如倾听,表示尊重、关怀、理解等;指导,如提供建议、信息或指导等;反馈,对他人的行为、思想和感受给予反馈;正面的社会互动,即为了娱乐和放松而参与社会活动等。综合而言,支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认知(知识、技术、社会技能学习等)、物质(金钱、实物等)、情感(自尊、理解、关怀、陪伴)等。
这些支持服务由谁来提供,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考虑。
一是个体层面的支持者,主要是与个体相关的各类人员,如父母、同伴、教师、邻里、同事、亲戚等。
二是组织机构层面的支持者,如家庭、学校、社区、事业单位、企业、民营机构等。
三是国家、社会层面的支持者#p#分页标题#e#,包括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大众意识等方面。
支持服务的提供者多还是少,程度强还是弱,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支持体系大小、社会关系基础、支持提供者自身的能力和主观愿意程度,各成员间的接触频率等。
三、布朗芬布伦那的支持理论
对支持的理论基础讨论较多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那(Bronfenbrenner)的人类生态学理论。它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核心观点是“发展是人与环境的符合函数”,1~D---f(PE),其中,D指Development(发展),P指People(人),E指Environment(环境)。
他提出一个具有宏观、外层、中观和微观系统的嵌套模型,并认为不同层次的环境对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关注儿童成长的社会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活环境。在该理论影响下,特殊教育领域开始关注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支持,并且把支持看做是环境的支持,既包括物质条件构成的物质环境支持,也包括由一定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构成的精神环境支持。通过对环境中的资源整合与利用来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