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目击:拯救“星星的孩子”
新华网昆明9月26日电(记者杨步月、颜牛)外墙上张贴着彩色图画,楼道里充满着稚嫩童声……如果不是看到“昆明市蒙多贝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标牌,人们会误以为进了普通幼儿园。
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一个阳光的小男孩旁若无人,横冲直撞。教学主任鄢君蹲下身,拉住他拍着肩膀打招呼:“阳阳,你好!”可是,阳阳的目光并未直视鄢君。在鄢君的再三提示下,阳阳将头偏向一旁,勉强回应了一声,听不清是什么。
鄢君介绍,自闭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五,患儿通常智力发育较为迟缓,不与他人直接交流,同时伴有发音含糊、肢体不协调等症状,一些患儿家长称他们为“星星的孩子”。蒙多贝目前有45名这样的孩子在接受康复训练。
活动室里,5名家长正带着孩子,在一名老师的口令下,练习蹲下和站立。尽管有家长辅助,仍有一个瘦小的女孩蹲下时失去平衡,摔倒在地。“这两个动作训练的是肢体协调能力,虽然简单,但自闭症儿童却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做到位。”鄢君说。
记者注意到,一节30分钟的课程结束后,家长和老师的脸上都挂满了汗珠。
据介绍,蒙多贝有22名老师,每天对患儿进行“一对一”的语言训练、认知训练以及集体的行为干预,他们不停地发出口令,不停地做动作示范,工作强度至少是普通教师的3-5倍。
漂亮的小曹老师曾经因为心理疲倦和觉得无能为力,想要放弃工作。但她无法忘记,一个失语的孩子终于会叫“妈妈”时憔悴的母亲流下的幸福泪水;更无法忘记,许多患儿面对外部世界时眼中透出的迷茫、无助和恐惧。
“每个天使,都有自己飞翔的方式。自闭症患儿并未折翼,只是隐形了翅膀。”小曹老师说,“我有责任帮助他们飞得更好、更高。”
孩子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要用放大镜来看。曈曈的姥姥骄傲地细数了小外孙的每一点滴进步:第一次能安坐30分钟,第一次辨认出鹅和大象,第一次主动拥抱老师,第一次在被叫到名字时“哎”地答应了一声……
有一年教师节,蒙多贝负责人范贵云收到一份惊喜礼物——一个棒棒糖,上面贴着一个男孩的照片,旁边写着:“范老师,祝你越来越美丽!”
“经过训练,孩子能够走出自己的神秘世界,心里装下别人,可以说是奇迹。”范老师说,现在这个男孩上了小学二年级。
范老师介绍,2岁至6岁是最佳康复训练期,每年大概需要花费三万至五万元,而且至少需要一名家长全天陪练,患儿家长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沉重。作为民办特殊教育机构,蒙多贝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尽力将收费压到最低。可是,面对那些因交不起费用而含泪离开的家长,范老师总感到内疚又无力。
眼下,范老师还面临一个新难题——蒙多贝所在的楼房马上将被拆迁,这意味着成立刚5年的蒙多贝将第五次失去办学场地,这让她忧心忡忡。
记者即将结束采访时看到,在远离人群的窗户边上,一个穿着红色T恤的小男孩呆呆地望着天空,一动也不动,许久许久……
如果蒙多贝被拆迁了,这些孩子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