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破茧重生”——自闭症儿童现象
自闭症儿童外表和普通孩子没有差别,但他们却深陷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和外界沟通交流:他们不会回应爸爸妈妈的呼唤;不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行为怪异,不明原因地摇晃身体、甩动手臂、大声尖叫……
目前,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都无法获得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入园机会,天天就是其中一个。
天天从小在外婆身边长大。天天快3岁时,还只能说些简单的词语,无法讲完整的句子。走路的时候总是踮着脚尖,喜欢反复地开关家里的电灯,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天天的妈妈刘女士并未太在意,认为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情况应该会好转。
天天3岁半时,被送进了幼儿园。但才去幼儿园几天,老师就打来电话:天天上课随意走动、拿别的小朋友的东西,随意开关教室里的设备,不参与游戏活动,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老师建议刘女士带天天去医院检查,但刘女士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有病,她向老师解释:天天是外婆带大的,也许是因为缺少和父母的亲子交流,又经常和外婆在家里呆着,很少出去与小伙伴玩耍,所以性格非常内向,不太会和小朋友沟通交流,请老师耐心地帮助天天。老师答应了刘女士的请求。
但是,情况却越来越糟糕,天天有时会突然大哭,在地上打滚,甚至还用头撞墙。刘女士只好带着天天去了医院。“自闭症!”——刘女士从未听过这种病,但医生的描述让她害怕:患儿具有社会交往障碍,多数孩子有智力残疾,很多存在问题行为,如攻击、自残等,有些甚至伴有癫痫;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研究出能使自闭症完全康复的治疗方法,也没有特效的药品……
此后,刘女士遭到了许多幼儿园的拒绝,天天的天空变“灰”了。“我们教不了这样的孩子”——这是幼儿园给出的回答。幼儿园还列举了很多理由:天天不参与集体互动,老师无法进行班级管理;天天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大笑、尖叫,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她吸引,有的孩子还被吓哭;幼儿园担心家长投诉班上有行为异常的特殊孩子,会影响其他孩子……
推广阅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自闭症(孤独症)的表现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迄今为止,自闭症(孤独症)查不出病因,无法预防,也没有理想的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矫正训练。2-7岁是训练的最佳时期。攻克自闭症(孤独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从2008年起,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自闭症意识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
自闭症康复(孤独症康复)目前只能依靠去自闭症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只有通过不断进行干预训练,才能使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且自闭症(孤独症)是伴随终身的,目前自闭症的原因并没有找到,所以暂时是无法完全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