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背后的故事——关注自闭症儿童

作者:篮徒 更新时间:2012-05-18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厦门市民姚先生的自闭症孩子已经15岁了,因为无法控制孩子的行为,姚先生只能把自己和他一起“关”在家里。

  近年来,中国公众对儿童自闭症有了较多认识,社会各界对自闭儿童也投入更多关爱,但在专家们眼中,自闭儿童背后的群体——老师和家长,同样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每年5月第3个星期日,是中国全国助残日。在今年助残日前夕,记者随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心理支援分队走进厦门特需儿童援助中心自闭部,支援分队的6位专家不但和自闭儿童进行沟通,也对自闭部老师和自闭儿童家长进行心理辅导。

  自闭儿童小陈的母亲张女士告诉心理专家,一想到儿子的未来,“心里就酸”。

  其实,自闭儿童的家长们都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很多。自闭部的李老师,自己的孩子就是自闭症儿童,为此辞去工作,到康复培训机构全职陪同儿子一年多。其后,以“打义工都愿意”的精神,进入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工作。

  她说,那时的生活重心就是儿子,为了买一张能控制儿子行为的桌子,她“跑遍了厦门每一家家具店”。

  如今,李老师的儿子病情大有好转,已经进入普通小学学习生活。于是,李老师又来到援助中心,希望用自己的经验辅导更多的孩子。

  “每一个自闭儿童家长都有心理压力。”鼓浪屿疗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李津强耐心地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为家长们“支招”,“在照顾自闭儿童的同时,一定要留足一定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去和朋友们交往,给自己保留一个生活圈子,从而调节心理平衡。”

  除了家长,和这些自闭症儿童朝夕相处的就是援助中心的老师们了。自闭部教研组长罗丽英说,她们的工作主要是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细致而琐碎。

  记者看到,一位小朋友要上厕所,罗老师立刻鼓励他自己去,但却又不放心地跟着他,“一不小心,他可能就闯到别的教室里去了”。

  李津强告诉记者,因为自闭症儿童的辅导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辅导小朋友的过程中,老师们最容易产生的心理隐患是觉得没有什么成果,产生职业的挫败感。

  专业是学习建筑的罗丽英说,之所以会和自闭症儿童结缘,就是因为此前有一个同事兼职辅导一个自闭症儿童,结果“干了一个星期就干不下去了”。

  坚持在援助中心的老师们不会选择“干不下去”,李老师说,她们的方法是提醒自己,需要发现孩子的每一个成功,及时给予鼓励。

  在自闭症儿童进行游戏时,记者看到,孩子们每一次按游戏规则做出正确的举动,老师们都会及时地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说一声“棒”。

  罗丽英说,对于目前援助中心的16位老师而言,支持她们的,“是一种社会的肯定和需要”。

  在和罗丽英交谈时,不时有自闭症孩子经过,有的孩子会亲昵地抱住罗老师,将自己的脸在罗老师肩上轻轻磨蹭。

  李津强表示,未来他们心理支援分队将定期来为老师和家长们进行咨询授课,包括一对一辅导,希望能帮助这些自闭儿童背后的群体,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

  拓展阅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自闭症(孤独症)的表现症状为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迄今为止,自闭症(孤独症)查不出病因,无法预防,也没有理想的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矫正训练。2-7岁是训练的最佳时期。攻克自闭症(孤独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从2008年起,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自闭症意识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

  自闭症治疗(孤独症治疗)目前只能依靠去自闭症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只有通过不断进行干预训练,才能使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且自闭症(孤独症)是伴随终身的,目前自闭症的原因并没有找到,所以暂时是无法完全治愈的。

加入收藏
Tag: 自闭症表现 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治疗 孤独症儿童
上一篇:残疾的身体阻挡不了他们追寻梦想的脚步
下一篇:助残日里关爱自闭症儿童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孤独症服务亟须行业标准
  • 哈尔滨成立自闭症患儿公益学校
  • 讳疾忌医 自闭少年临阵脱逃
  • 线下生交流有障碍 心理咨询父母代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已成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五岁少儿患上孤独症 3年不吃米饭爱吃报纸
  • “我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 揭示心理与生理的联系 紧张加速人体细胞老化
  • 孩子好动可能患有“城市儿童孤独症”
  • 残障儿童首次走进普通学校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