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投身特殊教育事业,开起白山第一个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心
“开业一年来,虽然没见到效益,但看到自闭症孩子病情得以好转,就觉得这一年来没白忙活。”今年25岁的于哲馨大学毕业后,回到白山市开办了一家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到目前为止,这是白山地区唯一一家。
开办白山第一家
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
5月16日上午,于哲馨在教室里训练一名自闭症孩子学说话。她说一句,孩子学一句。
康复中心的场所是租用了白山市浑江区城北小学的两间教室。教室里还有6个孩子,有的看书,有的写字,有的在跑,看不出他们和正常孩子有差异。
于哲馨说,康复中心是去年3月开业的,当时仅有两个患儿。“有个孩子刚来时,什么话也不说,会做的事就一样,到处找头发,找到了就放到嘴里吃。找不到头发了,就抠墙皮吃。”于哲馨说,来这里的孩子,乍一看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有的特别能说,有的一句话不说,有的就一个劲地翻书,有的就喜欢蹦跳,而且智力都不差,“但他们和正常孩子的思维不一样,这些行为都是一种病态。”
经过这一年多的康复治疗,“找头发”的孩子不仅不找头发了,而且能简单地说一些话了。
于哲馨家住临江市,在长春大学特殊教育系毕业。
上大学时,对自闭症儿童教育课程有兴趣,毕业后,到沈阳一所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工作。2010年7月,一个白山的孩子到沈阳这个康复中心治疗后,回家就能上小学了。孩子母亲说,白山没有自闭症康复中心,为给孩子治病,四处奔走,花了很多钱,身心疲惫。
“如果能在白山开办一个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那孩子就不用东奔西走了!”于哲馨把想法告诉男友张大成,他非常支持,两人在2011年2月回到白山。
“去白山市教育局办理手续时,工作人员说这是白山市第一家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于哲馨说。
再好的教学方法都是死的
最主要的是得有耐心
“我们康复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ABA’,就是先给孩子一个指令,孩子完成这个指令后,再对这个指令给予充分肯定。”于哲馨说,再好的教学方法都是死的,最主要的是老师使用这个方法时,需要更多耐心。
来这里康复治疗的孩子病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两名儿童通过一年的康复,现正在准备念小学。
“目前,这里已经有16名从4岁到12岁的自闭症孩子。如果可能的话,我将来还想开一个青年班,总之,就是想让12岁到18岁患有自闭症的人能融入社会,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她说。让她犯愁的是,现在没有能力接收更多患儿。
收费仅能维持运行
而且面临场所无着落
“这里分长托班和普通班两种,其中有一半的孩子家庭较困难,我们只收半费。”于哲馨说,他们的收费标准和外地相比,非常低,仅能维持中心运行。
“孩子多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学校领导觉得我们太吵闹,影响了他们的日常教学,就不想再把教室租给我们了。”张大成说,现在最犯愁的是找不到更便宜的教室,而且现在的教室过小,满足不了需求,如果正常租房子的话,费用太高,如果涨学费的话,孩子家里也承担不起。于哲馨说,无论目前怎么难,都会把这个康复中心办下去。
白山市残联副理事长李云介绍,目前白山市0岁~12岁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保守估计有100余人,“这只是保守数字,因为很多人并没意识到自闭症的严重性,比如在农村,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患病,即使知道,由于条件不好,不能康复治疗。”
李云介绍,国家每年会从彩票公益金拿出一部分资金给0岁到6岁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每人每年4000元康复补贴,而且自闭症儿童可免费到公办康复中心康复,生活困难的自闭症患者,民政部门还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由于一些原因,白山目前还没有公办的自闭症康复机构。”
拓展阅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自闭症(孤独症)的表现症状为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迄今为止,自闭症(孤独症)查不出病因,无法预防,也没有理想的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矫正训练。2-7岁是训练的最佳时期。攻克自闭症(孤独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从2008年起,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自闭症意识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
自闭症治疗(孤独症治疗)目前只能依靠去自闭症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只有通过不断进行干预训练,才能使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且自闭症(孤独症)是伴随终身的,目前自闭症的原因并没有找到,所以暂时是无法完全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