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自闭症儿童投保难 家长呼吁:社会多给他们一点爱
本报热线966988记者韩毅报道 “我儿子今年3岁,身体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找保险公司投健康险却遭到拒绝,原因只是他患有儿童自闭症。”昨日,江北五里店的张女士向本报无奈地反映,并希望通过本报呼吁社会各界对自闭症儿童给予关注。
据张女士称,自己本是某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儿子今年三岁。在两岁以前,他与其他正常孩子没有多大区别。随着一天天长大,渐渐发现他不爱说话,经常专注某一项事情,对周围环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自理能力非常差。后到儿童医院心理科检查,发现其患有儿童自闭症。
由于担心儿子的将来生活,张女士先后带着儿子到多家保险公司要求投健康险等险种,每次儿子都能通过保险公司组织的投保前体检。但熟悉保险业务的张女士为防止今后与保险公司“扯皮”,非常坦诚地向保险公司说出儿子患有自闭症的事实。没想到各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一了解到情况,立即都毫不犹豫地拒保。张女士对此失望之极。她想借本报一角向社会呼吁,多给自闭症儿童一些理解和关爱。
自闭症:新生儿概率万分之三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张女士的儿子有此遭遇,和她儿子一起在市爱心儿童玩具图书馆(特殊教育中心)进行开智教育的40多个小朋友,都有被拒保的类似经历。
据图书馆赵老师称,该馆学生年龄都在2——9岁之间,其中绝大多数在6岁以下。其中有的儿童曾上过学,但由于常受同学歧视,被迫离开学校。有的甚至在幼儿园时期就被迫离园。家长们对此常感到苦闷:孩子还有未来吗?
为此,记者采访了儿童医院等市内多家医疗机构的有关专家。据介绍,研究表明,新生儿患自闭症的概率为万分之三左右,男孩患此症的可能性高于女孩。目前,我国对自闭症儿童还缺乏健全的保护体系和专门的教育机构。《残疾人保障法》将精神分裂、弱智、肢体残疾、聋哑、盲列为保护对象,因此,自闭症并非残疾。有人把自闭症等同于弱智,而实际上,有2%的自闭症儿童是高智商,在记忆和计算方面能力惊人,没有学过算术但能轻易地开根号,看一眼标语就能说出标语里所有字的笔画数。
如何才能让这个特殊群体及其家庭得到更多关爱?有关专家认为,对自闭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行为纠正,是让他们接近正常人群的有效途径。此外,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专门的自闭症儿童学校,培养自闭症教育专业人员,使自闭症儿童能独立走向社会。同时,社会要及时为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治疗信息等方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