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孤独症儿童 家长义工同尽力
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筹备,6月30日,南宁市民族大道新兴大厦内,八桂义工“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庭”项目第一期培训班开课了。当天,50余名孤独症儿童家长,从全区各地赶来听课。
各地家长赶来听课
今年4月2日是第六个“世界孤独症日”当天,由广西八桂义工协会、自治区人民医院认知睡眠中心合作开展的“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庭”项目宣告启动,之后陆续有孤独症儿童家长报名,参加培训班。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孤独症儿童不会听从别人的指令去完成某项任务;眼睛不能追随他人手指的方向看东西;没有语言模仿学习能力,连“呀呀”学语都不会……自治区人民医院认知睡眠中心主任秦岭表示,孤独症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晰,至今仍是世界难题。
“目前还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孤独症,但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教育训练,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发育障碍。而最好的训练师,其实就是家长。”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庭”项目负责人“秋霜”说。
培训方式灵活生动
6月30日,“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庭”项目第一期培训班开课了。
“儿子9岁了,为了教会他哪是前面、哪是后面,我足足花了3个月时间。”刘先生说。
家长如何才能成为好的训练师?自治区人民医院认知睡眠中心的医生们,通过“影片+游戏”的形式,为家长们做了生动直观的讲解与培训。项目赞助方——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不仅提供了当天讲课的场地,还精心准备了游戏所需的各种道具。
医生说,对孤独症儿童而言,所有的训练都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家长可以用“变脸”、“铃儿响叮当”等方式来训练孩子与自己目光对视;可以在家里安装一面镜子,让孩子去认识自己;可以用图片、或打字的方式,让孩子们“说出”他们的想法……
2~6岁是孤独症患儿的最佳干预时间,若家长及时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孩子各方面的功能都会有所提高。
义工且学且助人
据了解,孤独症儿童中只有8%至25%能康复,其余都将成为精神残疾人,终生需他人照料。但在近4个小时的培训课上,家长们听得很认真。他们或做笔记,或用相机拍下课程。互动环节,也争先恐后地让在场的医生解疑释惑。还有家长带头组建了一个QQ群,呼吁“资源共享,一起加油”。
当天来到课堂上听课的,除了50余名家长,还有30多名八桂义工。“秋霜”透露说:“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想让部分义工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培训技巧,这样,一旦条件成熟了,项目组将考虑往‘义工+家庭’的模式发展,以便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