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语迟"观念要改改了
3月28日,凤岭儿童公园内,上百个自闭症患儿家庭聚集在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第10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对于患儿的父母而言,这样的相聚,可以让他们聚集力量。前行的道路还很艰难,自闭症患儿需要社会的理解,以及人们善意的目光。
“贵人语迟”观念延误康复
28日上午10时,凤岭儿童公园游乐场内,电动游乐设施全部免费开放,供自闭症患儿玩耍;大草坪上,志愿者们准备了游戏、礼物,等雨停后,与孩子们互动。7岁的豆豆玩得很开心,电动游戏玩了一次又一次。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豆豆的出生如众星捧月般。只是他不善言语,1岁半仅在哭闹时才喊出“妈,妈”这样的单个词汇。对此,家里老人说:“贵人语迟。”待到豆豆年近3岁,依然不说话,对外界极少回应,脾气急躁,父母这才带着他去医院看看。诊断结果显示,豆豆患了自闭症。豆豆妈妈拿着诊断书,哭了很久……
据了解,目前医学研究还未找到自闭症患病的明确原因,但通常情况下,3岁前均能发现病症。黄秋菊从事自闭症康复8年,是南宁市益晨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老师。她所在的康复中心,有的患儿2岁时就被发现,有的则拖延到6岁。在她看来,这与父母科学养育有关,若以“贵人语迟”安慰自己,将错过早期干预。
倡导早期筛查、早期干预
对于患自闭症儿童,越早干预,效果越好。今年,“干预与融和”成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的主题。其旨在倡导社会重视自闭症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同时为自闭症创建平等、宽容的社会融合环境。
2岁半的童童是康复中心年龄最小的孩子,他有一个同胞弟弟。兄弟俩虽然年纪一样大,性格却完全不同。童童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默默地玩汽车轮子,着急时,他跺脚、尖叫、打人。父母将童童送到医院就诊,发现是患了自闭症。如今,童童在康复中心学习,弟弟在普通幼儿园上学。妈妈时刻陪伴,童童在康复中心进步很快,虽然只学习了一个多月,但见到陌生人,童童已经不再抗拒。
期待社会对孩子多一点善意
据南宁市残联康复科统计,南宁目前接收自闭症患儿的康复中心共9家,基本可以满足本市的需要。对于患有自闭症的儿童,经申请通过后,国家会给予一定的救助金。
阳阳自检查出自闭症以来,妈妈全职陪护,家中每月5000元开支,全靠爸爸做装修工赚取。今年,阳阳申请到了1.2万元救助金,足够他支付6个月的学费,解了家里的燃眉急。
除了经济压力,采访中,父母还担心孩子在融入社会时无法获得理解。因缺乏社交能力,对外界事物比较抗拒,自闭症儿童在社会活动中会表现出一些与常人不同的情况,比如哭闹、尖叫。家长们希望对于这样的孩子,人们能多一点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