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张海迪:大力发展残疾人康复事业 生命之花因重建而绽放

作者:听雨 更新时间:2017-05-12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只有康复才能减轻残疾造成的痛苦,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更广阔的生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说,“残疾人的痛苦和困难关乎千家万户,残疾预防和康复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强基固本、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多措并举 助推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30年前,我国创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白内障复明、儿麻矫治和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三项重点康复工程”,揭开了新时期中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快速发展的序幕。

  国家先后制定实施7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在国务院残工委协调推动下,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推进。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介绍说,仅“十二五”期间,就有1300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40多万残疾儿童得到免费康复救助,康复事业得到整体提升。

  残疾人康复法规政策不断完善。《残疾人保障法》《精神卫生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均对残疾人康复相关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残疾人康复救助投入,运动疗法、康复综合评定等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康复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通过充分发挥医疗卫生、特殊教育、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康复服务资源得以整合,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向基层延伸。

  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各级政府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残工委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相关康复工作;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支持、帮助残疾人康复。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模式逐步形成。

  2017年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为加强残疾预防,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康复大学,培养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提出“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0%。”

  【齐抓共管 有效降低致残风险】

  “采取适当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和控制多数残疾的发生发展”,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郑晓瑛教授说。1990年我国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残疾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被有效控制。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补服叶酸等项目,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力,推动开展唐氏综合征等重大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与诊断;制定、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规范(试行)》,新生儿致残性疾病筛查率与干预率显著提高。

  二是疾病致残预防取得新进展。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致残性传染病得到持续有效控制;基本消除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重大地方致残疾病;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纳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开展精神病障碍患者心理健康促进,加强救治救助;实施白内障复明工程,有效控制白内障致盲。

  三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下降,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总体平稳,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状态得到控制。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残疾人近200万,残疾现患率、发生率在中高收入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预防体系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比较突出,残疾预防形势依旧严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王临虹说。

  面对新的形势,国家对残疾预防工作加强了顶层设计。2016年8月,《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出台,对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做出部署,提出“到2020年,可比口径残疾发生率在同等收入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

  【共谋未来 为全球提供中国方案】

  “残疾不是哪一个人的痛苦,而是人类的痛苦,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康复国际执委会上,中国残联主席、康复国际主席张海迪说,我们要努力为国际残疾人事务提供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残疾人事务国际合作。从批准成立“联合国残疾人十年”中国组织委员会,践行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到积极呼吁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从推动残疾人事务纳入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中非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区域性国际合作平台,到促进残疾人事务纳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广泛借鉴国际社会先进经验,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通过参与一系列国际康复项目合作,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正在从‘医学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社会模式’不仅仅从医学上矫治个别残疾人身体缺陷,更注重采取‘发展’方针和‘包容’政策措施,消除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障碍,实现其身心全面康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吴世彩说。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工作经验也越来越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6年7月7日,在纪念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通过十周年大会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国家发展规划纳入了健康保健、社会保障等残疾人权益的重要方面,这些为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保证倾听残疾人的声音提供了最坚实基础。”

    

加入收藏
Tag: 张海迪 大力发展 残疾人 康复事业 生命之花 因重建而绽放
上一篇:自闭症儿童母亲包的粽子卖火了
下一篇:当父母面对患有终生残疾的孩子,是放弃还是救治?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Tony安曾经得过自闭症
  • 5名家长办特殊学校 专收儿童孤独症患者
  • 杭州智障孩子滚球很棒训练一年拿下两块金牌
  • 缺少父爱,大连九岁女童四年没说一句话
  • 请给他们一片阳光
  • 暑假,别让孩子孤独
  • 9岁学童患上“学校恐怖症”
  • 三位母亲一个心愿
  • 孤独症儿童20%可接受正常教育
  • 性格孤僻体质差--当心孩子患上高楼孤独症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