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画家彼得的油画在大丰展出 自闭症患者也能成就为大师
9月30日,荷兰籍画家彼得的油画在盐城大丰区荷兰花海景区展出,令记者意外的是,画家年幼时曾有自闭症倾向,但现在看上去一脸阳光,与人交流积极主动;他的创作风格是抽象和新表现主义者,其画作侧重线条和色块,自我情感表达浓烈,不少作品是从中国传统人物中汲取了灵感,因此不少参观者既感觉迷惑又欲细细品味想一探究竟。
据介绍,彼得·莱兹伯斯1980年生,现定居上海。彼得9岁开始,自闭症(社交障碍)倾向逐渐加重,老师让他做什么,他就反问为什么。正常的课堂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于是每天都被老师请出教室,站在走廊里。彼得觉得与人交流很困难,坐在教室里按部就班地跟着上课也很困难,只有在纸上涂鸦时,他才觉得里面有放松,有安静。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15岁。父母带他去看一项特殊测试,这项测试帮助有沟通障碍之人发现自己的潜质,明确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彼得接受测试的结果,是厨师或画画。
绘画成为彼得对抗疾病的最佳疗法。大约在22岁的时候,他受到身边朋友和亲人的鼓励而重新开始画画,从自闭的阴影里走出来的他转而成了艺术家,并撰写书籍,在世界各地作演讲,激励人们用艺术的方式战胜心理疾病。彼得努力在创作中让自己变得更加自我,更加纯粹,不害怕做尝试,而是真正释放自我。2009年,彼得从荷兰一所大学得到一个到华东师范大学交流的机会,来到上海,此后三年,每年都会在上海学习数月。2013年,彼得进入华师大读心理学博士学位。彼得也开始自学画画的技巧,尤其感兴趣的是不同颜色搭配、线条结构如何对人内心产生影响等。画画是彼得与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是他向人展示内心的一条路,他很努力,希望这种沟通不仅有效,而且有趣。
据介绍,彼得的作品是色彩的爆发、抽象图形与风格的融合,它既有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的画风,又如毕加索的抽象画作一般不羁。能看到他的作品充满了重复出现的标志性符号,使用各种几何图形来塑造各种人物和形象,不少作品都是从中国传统人物中汲取了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