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已成常见病!该如何预防?
“自闭症”——似乎到如今还是一个距离我们生活很远的词语,以至于很多年轻的父母即便在宝贝出生后不久发现了孩子与同龄宝宝的异常,也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到自己孩子身上。但跟据五彩鹿自闭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3》数据,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报告援引美国最新统计,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现在的1/45,已属于常见病比例的范畴。报告称,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已约有超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这并不代表我国发病率低,而是以前对自闭症的认识、发现以及诊断水平有限,很多自闭症孩子都没有被诊断和统计,现在这个比例是逐年提升的,而且是城市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农村,这也充分说明,城市居民对自闭症的认识不断提升,诊断水平也不断提高,而在农村,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可能都未被发现。
其实,多数自闭症早期症状在婴儿期即已出现,半岁左右的宝贝可能就开始反映出某些自闭症的征兆了,而这个时候的宝贝还不会说话表达,就容易造成某些信号被父母忽略,例如父母用食物或玩具逗引宝贝时,宝贝却总是“目中无人”,不与父母对视,甚至有些宝贝拒绝家人搂抱或身体接触。
宝贝1岁大的时候,就开始有一些典型信号供父母参考了。如无法跟父母进行眼神交流;当父母呼唤其名字时,宝贝不会产生反应和应答的表现;无法识别父母,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对周围的人及物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一些不典型的信号,父母也要留心,如宝贝还没有喃喃自语或一些表达情感的动作。
3岁左右的宝贝,我们要注意观察宝贝的兴趣和行为,如宝贝表现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车轮,单调地摆放积木块或物品,不能正确玩玩具,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面对宝贝们通常喜欢的动画片,儿童节目,动画电影则毫无兴趣,难以适应新环境等,就需要父母们引起重视了。
那么,如果宝贝出现上述症状,我们该到哪诊断呢?若你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情况有所质疑,请咨询医生,不要和其他孩子比较。宝爸宝妈们最好带宝贝到正规医院的神经科、精神科、行为发育科咨询,并接受相关的检查、诊断,尽早到机构参加干预训练。
在家庭训练中,家长要掌握这三个核心:动机、情境和鼓励,具体方法为:
一、对着孩子的视线说话: 跟自闭症孩子一起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 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你在叫他时再对他说话。自闭症孩子常常视线不看人,或看的时间非常短暂,不注意你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 当然并不用特地把脸靠过去,只要在不太远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说话即可。
二、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 自闭症孩子没那么强的对应能力,所以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话题最合适。尤其是他们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教孩子说话不仅可以等待他回答,也可以先用孩子的口吻说一次让他知道怎么说,从而模仿。
三、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父母为使孩子学会说话,同样的话语叫孩子说五次、十次,这反而可能使自闭症孩子拒绝说话。比一般的孩子多说一、二次左右即可,不刻意教学,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断地、自然地对他说话,让孩子了解语言的意义,他将一点点会说。
四、不必矫正发音 即使孩子说不好,有表达意思的姿态即可,不用刻意矫正发音,说不定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的说话动机。
五、孩子只发语头或语尾音时怎么办?这种时候也不必特地加以矫正,下次碰到这种场合时,大人实时发出二次左右的正确语音即可。即使只发语首或语尾音,也表示他有表达意思的动机,便要赶快给予鼓励。
六、孩子模仿电视广告:自闭症孩子语言少,所以禁止他看电视,唱广告歌,以为这样就可以学习说有用的话。事实不如让他继续说,父母伺机配合情境说些别的话题,提高其理解能力,以其慢慢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七、鹦鹉式语言如何处理?这时,像广告一样,想矫正他也矫正不了,不如不刻意矫正,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当时的情境,多制造对他说话的机会。
八、有耐心的听他说话:自闭症孩子虽然表达能力差,但想说话时大人要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如此,对自闭症孩子说话时,他也比较愿意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姿势、表情、手势等方式来回答大人。
人生不会每件事都如人所愿,或许每一位父母在开始发现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时都会感到恐惧和痛苦,但每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父母独一无二的宝贝,并且有自己的优势。养育孩子就像跑一场马拉松,你不需要赢得这场比赛,你只要继续下去,就会看见希望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