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人士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婚姻爱情?
陈毅雄 《遥远星球的孩子》纪录片第四集的自闭症主人公。1982年生于新加坡,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主流教育。2001年,陈毅雄意识到自己的症状,主动去新加坡自闭症中心,被诊断为高功能自闭症。之后,他并没有接受任何自闭症治疗或专业辅导,而是频繁离开新加坡去到香港、澳门、台湾、大陆等地进行演讲,也建立了个人网站,出了几本书,分享自己的经历,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自闭症。
距离《遥远星球的孩子》的公映已经过去了七年,但当年在荧幕上一字一句地讲述自己经历和心路历程的陈毅雄似乎没多大改变:出来演讲,他依旧会背着他的大背囊、里面装着电脑和自己出版的书籍;每次跟别人说话之前,他都会稍微花上一些时间思考,然后一字一句地认真回答,偶尔不自觉地比划手势试图让自己的逻辑清楚些。
一个月前,在赶往大米和小米“我为你来”全国儿童孤独症巡演(深圳站)会场前,《大米和小米》的老朋友陈毅雄在香港自闭症联盟主席余秀莹夫妇的陪同下参观了大米和小米(深圳)儿童成长中心,后来余秀莹夫妇因有事先离开,陈毅雄便单独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陈毅雄(右)与他的朋友余秀莹(左)
如今36岁的陈毅雄,在新加坡从事一份固定的电脑程序跟进测试工作,业余时间除了和以往一样到处做自闭症演讲,也建设了自己的生命指导服务网站(rainbowhuman.com),正努力成为一名(包括可引导自闭成人的)人生导师。事业有成,但三十而立,如今陈毅雄也同样面临着“结婚生子”的问题。作为一名自闭人士,他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爱情婚姻?

口述 | 陈毅雄
“你有没有谈过恋爱?”、“谈过几次恋爱?”、“有没有打算结婚?”……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我的婚姻问题。
这让我想起中学时代,同班的男生们喜欢在课下讨论学校漂亮的女孩,女生们立志要嫁给自己崇拜的男明星……而我却更热衷于政治、哲学或者心理学的探讨,因此愿意和我交流的通常只有老师。
爱情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只是我对爱情的理解比同龄人要晚得许多。以致于购物时有女生主动向我要手机号码,我也无法理解到对方的暗示,当面把人拒绝了,过了一段时间才后知后觉原来“爱情”曾经降临。

陈毅雄参观参观大米和小米
1
我那些逝去的爱情
我的妈妈偶尔会告诉我一些吸引和讨好女生的窍门,但是没有解释理论(如女生期待男友提供什么,亲密关系的不同阶段、婚姻的责任等等),所以男女关系的理解是我阅读相关书籍和实践探索出来的。
我真正开始谈恋爱,是在开始工作之后。
比如我的第三段恋情。
我和前女友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她学历比我高,对心理学也十分有兴趣和研究。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她不仅仅是我的恋人,也是我的事业伙伴,我们常常会一起讨论学术,一起研究生命指导工作。
起初的半年,我们的关系非常好,但久而久之,随着对彼此的越来越了解,矛盾开始增多,我们的关系慢慢变得紧张起来。
她出生在优越的家庭环境,对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吃饭的时候喜欢到较高级的餐厅,消闲时候会选择出国旅游。而我从小家境一般,有了工作之后薪水也不高,很多时候她的开销远远超过了我所能承担的范围。
我一向追求节俭,但她似乎无法理解我的消费观念,认为我太过斤斤计较。消费观的不一致成为我们矛盾产生的最大根源。
我们分分合合了几次,一年半后,当初两人在一起的快乐、甜蜜几乎被矛盾消磨殆尽,最终只能选择分手。
我始终认为,无论是不是自闭人士,每个人都有强项弱点,如果明白了自己的强项,就可以去好好发挥。比如我能胜任技术性、工程系方面的工作,但感情方面不是我的强项。

参观大米和小米时陈毅雄对机房“情有独钟”
找女朋友不是生活优先课题
随缘就好
我父母的婚姻是被他们的父母安排的,在一起很不愉快,后来自然而然离婚。父亲希望有孙子传宗接代,但母亲对此没有任何期望。我本身认为未来的人都会流行自由关系,不结婚也许会渐渐成为一种趋势。所以我也跟父亲坦言,我目前没有结婚生子的打算。
而且通过以往的经历,我明白,感情不是方程式也不是代码,想要开花结果并不是那么简单。
自己的经济能力是一方面,双方的价值观是否合得来也是一方面。如果考虑到“生子”问题,我也还没做好成为父亲的心理准备,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照顾好孩子。
现在的我,依旧期待和适合的配偶度过一生,但我知道,爱情也好,婚姻也好,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随着缘分,未来如果有一位女生愿意跟我在一起,而且在生命目标、能力和价值
观各方面都合得来,我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棒的事。
但在那之前,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先保证自己的经济能力,未来有了自由才考虑这次要的课题。

陈毅雄在深圳讲座现场
家长可以利用“爱情”的动力
帮助孩子改善社交能力
儿女成家,是每个父母这辈子心中的大事,即使是自闭孩子的父母,在考虑到孩子未来的时候,都或多或少会想到孩子的婚姻问题。然而因为孩子自身的社交、表达、理解、自我察觉等等的缺陷,让婚姻这个本身就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我本身认为我们个人的价值不是由能够达到社会设定的水准而定:大学文凭、高级工作、豪华住宅、美满婚姻、多子多孙等等不一定是我们想追求或必须达到的目标。自闭人士有自己的生命道路,不适合走普通人使用的道路。自闭人士走普通人的道路反而会感到很不愉快、有压力、不真诚。
我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满足父母或社会,我是来实现心里感受的伟大梦想。我希望自己的父母亲,也希望全世界的父母亲,不要只关注孩子有没有达到社会设定的水准,而是帮助孩子表达带来这个世界的潜能和生活得有意义。婚姻并不一定是生命配套中,但这也不一定是遗憾。
有不少家长想让我给出一些建议,但这些只能通过体会和自我成熟的过程来理解,而家长的解释或者别人的经验对自闭人士的帮助是有限的。
我建议可以提供相关的书籍给自闭人士阅读思考,虽然单单靠书本的内容也是不够的(我以前以为只要读了几本关于谈恋爱的书后就可以顺利谈恋爱,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但阅读书籍可以帮助自闭人士初步了解和理解爱情。
另外,如果自闭青年想找配偶,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动力劝说他们改善自己的社交能力、态度和技能。因为追求配偶必須有基本卫生水准、同理心、社交能力、愿意品尝新体验、如何满足配偶要求等等,许多生活常识必定得掌握才可有机会成功。
还有一个可能性是找一位自闭配偶给孩子;这样大家都比较容易符合对方的想法、社交能力、生命观点等等。
世界是善良的、美丽的、真诚的、有意义的,“善、美、真、意”是陈毅雄一直所追崇的信念,和陈毅雄交谈,他给人的感觉也正如这四个字一般,真实而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