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培训讲座

如何避免成为只会抱怨的星儿家长?

作者:网络 更新时间:2019-08-15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昨天有两个耍好的家长给我私信,开玩笑说我那么勤奋学习也想成为专家吗?并给出了两条不同见解:

1.家长的责任是做好陪伴者和支持者,不见得要了解干预的专业知识;

2.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家长的责任是做好陪伴者和支持者,不见得要了解干预的专业知识?

这两句话看似有理,但根本经不起推敲。首先,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家长应该成为好的陪伴者和支持者。可是,怎样才叫好的陪伴者和支持者?或者换句话说,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和支持?难道是跟孩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还是陪着他眼睁睁看着孩子自我刺激一坐好几个小时?家长们还可以静静地想想那些你们能如数家珍的孩子问题行为,当这些行为爆发时,作为家长的那种无奈,无助甚至愤怒。在这些时候,真希望有位大仙来指点迷津。可是,这世界上既没有大仙,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们想向专业的人请教,却连问题都叙述不清楚,因为你至少需要说明白前因,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以及结果。否则,越是专业的人,越不可能给你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各位不信的话,大可去以琳论坛问问方静老师,或者去星星雨论坛问问田惠萍老师,又或者问问郭延庆教授,“我的孩子不好好吃饭要怎么办?”看谁会给你一个直接的答案。所以,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大仙肯定指望不上,唯一的办法是我去学习,指望更专业的自己。

家长或许会疑惑,那要学的东西可多了,我也学不过来呀,与其一知半解,还不如把孩子交给机构,我来坐享其成。不可否认家长的学习领悟能力存在差异,但是我们的学习也是有重点的,对于学习慢的家长,如果你觉得孩子个训时间不够,可以先学DTT,如果孩子行为问题太严重,可以先学会记录分析行为ABC量表。这些别人花两个小时能懂,我花一天,一周,一个月总行吧!学会理论再大量练习实操,你要先行动起来,遇到不懂的,再向专业人士请教,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如果你自己不想学,想完完全全依赖机构,是很不负责任的。

 


首先,自闭症孩子需要终身科学干预,而机构能陪伴孩子的时间终究是有限的。

其次,即便是孩子在机构接受干预这段时间,家长也不是不需要作为。一个专业的机构,隔几个月就会对孩子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学校和家庭干预计划。
家校结合,目标和标准一致,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提高。如果你不懂正确的干预方式,拿什么配合学校?老师的方向是东,你在家使劲地往西用力,如何去要求效果?所以,只要你想做,一定能找到方法,只要你不想做,一定能找到借口。

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第一个观点理解透彻了,第二个观点就是不言而喻的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本身无可厚非。它的意思是,你有某方面的需求,但自己又做不好或者做得没别人好,你更愿意花钱请别人来把这件事情做好。比如新年快到了,清理厨房油污我肯定比不上家政的人干得漂亮,那我就自己不动手,请家政好了。可是,这件事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就行不通了。

难道你会因为自己不懂如何和特殊孩子相处就不和他相处吗?即便你不主动干预,你的言行还是会时刻对孩子造成影响。我们不学习,就容易踩到很多误区。

而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很积极主动地把孩子送到机构,自己也很渴望找到解决孩子问题的钥匙,在这种情形之下,你明明有很好的机会向老师讨教,你却又不学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用到教育特殊孩子这里,我们可以把上面那句话换个说法,对于我们必须要做的这件事情,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更专业。
家长要终身学习

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家长要坚持不懈地装备自己,终身学习,以期成为孩子合格的陪伴者和支持者。这不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也是大咖们都曾公开表达过的观点。

把朋友的私信玩笑话拿来如此“批判”,并不是想对朋友不敬,而是觉得学习干预(孩子)这件事情真的是一件很严肃认真的事情,我也确实从学习中获得了实质性的利益。比如说当遇到孩子在很简单的问题上还出错时,因为有了正确的方法作引导,我不会再愤怒,而是去思考应对方式。所以,家长学习不是为了成为专家,而是孩子有这个需要,他需要我们了解他,支持他,用他能感受到的方式爱他、和他相处。所以,家长不能停止学习,为了孩子也要努力装备自己。

 


 

其实,道理容易懂,但实际做起来可就难了。坚持学习干预是一条很艰难的路,半途而废、逃避都是更容易的选择,而要坚持下去,却需要莫大的勇气。所以,我要提醒大家这个残酷的事实,选择相信家长不必学习,其实是选择了自欺欺人。

这篇文章可能会得罪一些家长,但我真心不想让大家为自己心安理得不去学习找借口,我努力揭开伤疤,是想为不肯放弃的家长们散播点正能量,并和大家共勉。一起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也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共同学习,一起前进!
 

加入收藏
Tag: 教育 自闭症 家庭
上一篇:大龄自闭症儿童训练仍任重道远
下一篇:怎么教孤独症孩子认识 “你我他”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训练原则
  • 肇翠娟:自闭症康复是一场持久战,照这样做康复希望就越大
  • 与自闭症孩子进行游戏时需要注意什么?
  • 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的6种干预方法参考
  • 感统运动康复师认证培训班开班了
  • 最实用的十个感统小游戏,建议收藏
  • 心智解读与自闭症
  • 杨宗仁教授福州仁育PCI(RDI)培训通知
  • 杨宗仁教授上海爱好第二轮第三期PCI讲座通知
  • 美孤独症专家到革命老区开展自闭症讲座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