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求助激增两倍
七成为小学生 「独留在家」欠父母照顾
母亲节之际,不少家庭也共聚天伦欢度这个节日,不过,原来本港有不少儿童常常一人孤独留家,欠缺母亲的关怀照顾。香港青年协会「关心一线」去年便接获近五万宗要辅导的求助个案,其中3171宗求助电话乃表示「感到孤独」,当中占七成的求助者为小学生,部分更要求与辅导员倾谈,直至父母放工回家。同时,去年「独留在家」的儿童数目,亦较前年激增四倍。
青协关心一线单位主任徐小曼指出,「关心一线」去年4月至今年3月期间,共处理约84万宗致电个案,而其中4万9545宗求助电话,要经由辅导员处理。至于求助青少年面对的问题,最多的是涉及校园生活的困扰,占35%即共8789宗,4793宗是涉及情绪问题,家庭问题则有3315宗。
独留在家儿童激增四倍
徐小曼指出,青少年情绪问题近年有上升趋势,上年度求助者致电的问题中,最常见是「感到孤独」,达3171宗个案,撇除03至04年度全港学校因爆发沙士而一度停课,令此类求助达6959宗外,上年度与02至03年度的996宗比较,增幅逾两倍。徐小曼说﹕「『感到孤独』呢个类别上,有七成打电话?系小学生,净番三成系初中生居多。」
她又指出,上年度的求助电话中,有151宗是小学生「独留在家」,较前年度的约35宗急升四倍。当中曾有小学生表示,由于父母长时间外出工作,因此致电热线要求辅导员陪伴倾谈直至父母回家。
青协关心一线青年工作干事彭淑娴更说﹕「父母经常唔屋企,试过有小朋友凌晨打?,话得佢一个人。」她又指出,被独留在家的小学生,经常在看完鬼怪片之后,或者在打雷落雨的天气,便会致电表示感到害怕,亦要辅导员陪伴倾谈。
团体吁聆听子女诉心事
另外,去年的求助电话中,27%的求助者为9至11岁的儿童,其次约有18%的六至八岁的儿童致电,徐小曼说﹕「小朋友早熟,有小三学生打?讲爱情问题。」另外,这些电话中,有小四学生致电表示忧虑不能升读精英班,同时亦有小学生担心父母的经济收入。
青协家长服务拓展组单位主任杨顺玲呼吁,家长应「多赞赏、少批评」,而即使需长时间工作,也应尽量抽时间聆听子女倾诉心事,以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内心世界,有助改善亲子关系及纾缓青少年压力和情绪问题。她又希望为人子女者,多易地而处代入父母角色,考虑他们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