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有三个条件 日常最需家政和上门医疗服务
未来十年,空巢老人家庭将成为浙江老人养老的主要模式,占老人家庭总数的八成。浙江省老龄委对全省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区杭州上城区空巢老人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
上城区有6万多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1%。湖滨街道东坡路社区的抽样调查显示,空巢家庭占家庭总户数的64.7%(全省比例为36.5%);有94.3%的空巢老人可以自理;在空巢老人的需求方面,家政服务需求占首位(占21.25%),其次是上门医疗服务、老人食堂、修理家电、设家庭病床、文体活动等。
专家分析说,空巢老人最容易患“空巢家庭综合征”,主要是:
孤独症,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对不在身边的子女既有一种强烈渴望团聚的感情,又不愿意妨碍和影响子女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长期处于矛盾中;
抑郁症,有一些空巢老人因为性格、爱好等原因,心情郁闷,对生活兴趣淡漠,对晚年生活缺少自信和激情,尤其是一些独居老人、年轻时对家庭依赖性强的老人更容易患抑郁症;
恐病症,空巢老人一旦患病,在护理上更感到无助,尤其是独居老人和两人中已有一人患病的老人家庭,对突发性高危病症难以自救或者互救,对慢性病的护理更是力不从心,就会产生疾病恐慌症;
情感饥饿症,由于老人长期生活在同一年龄层次、同一生活规律的家庭中,生活缺少亲情和色彩,逐渐会出现少动、少语、动作迟缓、思想麻木,出现情感饥饿症。
浙江省老年学会专家说,空巢现象的主要问题是老年人的情感缺失,老人要正视空巢现象,对空巢现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尤其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因为对子女有过高的期望值,年轻时将所有精力都投在子女身上,一旦子女成年离家后,空巢危机就悄然逼近,只有未雨绸缪,才能积极应付;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减少情感依赖,要积极寻找和建立适合自身条件的生活,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生活。调查结论认为,“稳定的经济收入、正常的生活照料、满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安度晚年的三个条件”。
(记者岳海智 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