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拯救孤独症病儿,父亲累到吐血
□实习记者 邱雯 金陵晚报记者 陈菲
【金陵晚报报道】看见快餐面撒了一地,小自强蹲下身子用手不停地捡起往嘴里塞,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这一举动被母亲沈兰发现后,她立刻拉起儿子,可自强却拼了命地挣脱,发疯地尖叫。沈兰一把将他紧抱在怀里,任凭自强叫闹、挣扎。20分钟后,电视上的大象表演引起了自强的注意,吵闹终于停止。沈兰笑说:“这算是好的了,有时他能闹几个小时,我已经习惯了。”
沈兰给儿子取名“自强”,是希望儿子可以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看来这个名字是起错了。”沈兰的笑容充满无奈,10岁的自强是个“孤独症”病童,为了儿子的病,沈兰放弃了一切,陪儿子到全国各地到处求医,这一站,他们来到了南京。
儿子生来不知痛
两岁前的自强,活泼、可爱,在沈兰眼里,儿子是很健康的,唯一令她着急的就是,自强不会说话,叫他也没什么反应。该不会耳朵听不见吧?在众人的猜测声中,沈兰第一次将自强抱进了医院。那是镇上最好的一家医院,检查结果令沈兰欣慰,儿子一切正常。
为了让儿子开口,沈兰不停地逗他,可经常是她说干了喉咙,却换不来儿子一句话,连音都不会冒一声。尽管如此,沈兰仍坚持每天和自强说话,终于有一天,自强喊出了“妈妈”,沈兰哭了,心也踏实了。
随着自强一天天长大,沈兰发现,儿子的脾气也跟着长,什么事情一不顺心,就用尖叫、摔东西,甚至咬人的方式发泄。沈兰唯一能做的,就是紧紧抱住自强,每一次,她的身上都会落下新的血淋淋的牙印。为了儿子,沈兰忍着,可更令她忧心的是,儿子会讲话,却不讲话,甚至感觉不到什么是“痛”。
为改变自强的性格,沈兰托人找关系让他进了学校,可上学第一天,自强就被老师送了回来,弄得头破血流。原来,自强在课堂上乱摔同学的东西,被老师阻止后,他疯狂地用头撞墙,撞到头破血流却一声不吭,似乎一点都不痛。他的举动吓坏了老师。
儿子尖叫唤回母亲
学不能上了,沈兰只好在家守着自强,几乎是寸步不离地跟着他,连上厕所都带着,顾不上别人异样的眼光。尽管如此,自强的过激举动仍随时而来。
“吃饭时,他经常没有任何征兆地掀翻桌子,随便跑到邻居家,看到东西就摔,直到摔坏才甘心,甚至露出笑容,邻居看到他就怕。”沈兰苦笑,她已记不清赔了多少东西了。
沈兰的苦没处诉说,丈夫外出打工,她只能在自强睡觉时,偷偷地哭。她能忍受自强的怪脾气,可她却气自强连生气了、发烧了、头破了、流血了都不会说难受,说痛。她不想自己的儿子是个“木头人”。压抑的情绪终于在一天爆发了。
沈兰可以容忍外人对自强投来的异样眼光,但她无法忍受自己的亲人也这么认为,甚至叫她丢了自强,随他自生自灭。沈兰绝望了,她想到了死。
沈兰买回了农药,看着儿子,她不舍地喝下了一小口,很快,她感觉到了死亡的临近,她想伸手再摸摸自强,但无力可施。那一刻,她后悔了,她恨自己的自私,却无力改变。就在这时,自强突然尖叫,撕心裂肺般的叫声引来了邻居。
沈兰获救了,之前她最怕听到的儿子的尖叫声,唤回了她的命。她发誓:决不放弃儿子。
为治病南京安家
自那以后,沈兰开始了求医之路。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他们都去过,钱花尽了,可自强的病却没有好转。
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兰听闻南京有家脑科医院,比较权威。于是,他们一家再次启程,从老家东台来到了南京。经诊断,自强被确诊为“孤独症”。对于这3个字,沈兰很陌生,只知道,这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但她也感到开心,因为终于知道了儿子的病因,找到了病根,终有一天病是可以治好的。沈兰和丈夫毅然决定,暂住南京。
在大明路上一偏僻的小巷里,一间不到8平方米的阴暗小屋内,有一张由木板拼成的床、一张小饭桌和一台电视,这就是沈兰的“家”。这个家所有的开销,全靠丈夫在外做小工挣来,每天的伙食费严格控制在3元左右,但这种“严控”并不针对自强,他想要的,沈兰会尽量满足。
白天,沈兰的工作就是看着自强,所有的家务活,她都必须留在夜里做,只有这时她才能安心地做自己的事,因为自强睡着了。不到一米宽的小床,很难想像如何容纳这一家三口。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惑,沈兰说,丈夫做活时不住在家中,都睡工地。“他干的都是苦力活,有几次累得吐血,为了让他休息好,不得已才睡工地,有时夜里自强会发病,我怕影响他休息,如果他倒下了,我们母子也活不下去了。”
沈兰说,自强一天要换5次衣服,他只要发脾气就会尿在身上,而且不分白天黑夜,周围邻居都嫌烦,好在房东可怜他们,还让他们住着。沈兰已经习惯了搬家,也习惯了别人厌烦的眼神,她说,她可以理解。
海豚是母亲的希望
沈兰意识到,自强在一天天长大,也在一天天脱离她的监护。“他现在发脾气,我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才能抱紧他,真不敢想,再过几年,当我抱不住他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他跑了,我找不到他了,怎么办?”沈兰不敢想这个问题,她怕失去自强,她希望尽快治好自强的病。采访中,有邻居来串门,大家都说沈兰是个好妈妈,听了这话,沈兰却低下了头,她说,她愧对自己的母亲,她不是个好女儿。沈兰的老家在东台市三仓镇,她是家中的独女,因为自强的病,她无力照顾家人,老母亲身体不好,也需要有人在旁照料,但身为女儿的她,却没能尽一点孝心。
说到接下来的打算,沈兰笑了。“我在电视上看到,海豚可以治疗孤独症,而且有成功的个例,我也想试试。”说到这儿,沈兰难得一见的笑容没了,双眉紧皱,“听说很贵,要一万多元呢。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但只要有帮助,我一定会让自强去试试,说不定就治好了。”
沈兰说,他们现在已经确定了目标,就是海豚治疗法,只要有一点希望,她都不会放弃,哪怕一天只吃一顿,也要凑足这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