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书籍

《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目录

作者: 更新时间:2010-03-3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前  言
引  论  生命悲歌孤独症——写在第一个“世界孤独症日”
一、孤独症可悲吗/
  1.孤独症之悲/
  2.孤独症真的可悲吗/
二、比孤独症更加可悲的是什么/
  1.可悲的是:训练而抓不住“孤独症康复的命脉”/
  2.可悲的是:教育而脱离了“社会化环境”/
三、警惕——由天灾到人祸/
  1.难堪重负的孤独症康复训练机构/
  2.学校离孤独症孩子还有多远/
  3.孤独症孩子的命运,谁主沉浮/

第一章  孤独症能够康复吗——孤独症的康复目标
一、揭晓谜底——孤独症能够康复吗/
  1.什么是孤独症的康复/
  2.孤独症康复的评价标准/
  3.正确解读“孤独症康复”/
    ★“康复就等于彻底治愈吗”/       ★“康复就等于完全和正常人一样吗”/
    ★“孤独症康复评价的年龄是怎么确定的”/ ★“孤独症康复以后还会退化吗”/
    ★“到底有多少孤独症孩子能够实现康复呢”/
二、追寻康复目标的价值——到底为了什么而训练/
  1.失落目标的训练/
  2.谁为孩子的康复导航/
  3.社会功能康复教育的主要内容/
    ★安全居家与生活自理/     ★社会活动与行为规范/
    ★语言应用与人际交往/     ★情绪控制与社会情感/
    ★自我意识与社会角色/     ★逻辑思维与社会认知/
  4.康复目标的价值/
三、“我的孩子能走多远”——影响孤独症康复效果的因素/
  1.康复效果与孩子的障碍程度有关/
  2.康复效果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训练方法有关/
  3.康复效果与训练起步早晚及训练的积累效应有关/
  4.康复效果与社会的接纳程度有关/

第二章  社会融合教育——孤独症康复之路
一、敢问路在何方——什么是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
  1.孤独症康复,呼唤“社会融合教育”/
  2.“社会融合教育”解读/
  3.理解与操作中的误区/
    ★“社会融合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和学校/
    ★“社会融合教育”不等于特殊儿童的集体教学/
    ★“社会融合教育”不等于混合教育/
二、在水中学习游泳——为什么要走“社会融合教育”的道路/
  1.我们应该教孩子学会什么/
  2.“人际关系”是在“人际关系”中学会的/
  3.“社会功能康复”,不要舍近求远/
三、“把生活还给孩子”——怎样进行“社会融合教育”/
  1.“把生活还给孩子”/
  2.“社会融合教育”的实施原则/
     ★交往环境主动创设的原则/   ★因人施教特殊辅助的原则/
     ★融入生活随机教育的原则/   ★循序渐进持久积累的原则/
  3.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实施模式/
四、“社会融合教育”——孤独症训练机构的新挑战/
  1.康复之路的起点/
  2.社会功能康复,需要什么样的训练课程/
  3.社会功能康复,需要什么样的训练机构/
  4.名副其实的“灵魂工程师”/

第三章  家庭生活中的社会融合教育
一、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康复的决定性作用/
  1.家庭,是孤独症康复教育的根据地/
  2.家庭,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康复学校/
  3.家庭,是一所永久的康复学校/
二、家庭生活中的社会融合教育怎样做/
  1.“给我希望让我忧的家庭教育训练”/
  2.家庭社会融合教育的思路/
  3.家庭教育中的“主题活动训练”/
  4.家庭教育中的“家庭课堂训练”/
  5.家庭教育中的“随机教育训练”/
  6.一则“家庭社会融合教育训练计划”/
三、家长的孤独症教育观/
  1.什么是家长的“孤独症教育观”/
  2.是“教育训练”,还是“打针吃药”/
  3.是“积极训练”,还是“消极养护”/
  4.是依赖别人训练,还是靠自己教育/
  5.是“要面子”,还是“要孩子”/

第四章  幼儿园随班保教中的社会融合教育
一、什么是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
  1.还给他们一个成长的“摇篮”/
  2.什么是“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
  3.甄岳来老师的“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实验”/
二、怎样制订“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方案/
  1.什么是“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方案”/
  2.怎样做“状况评价”/
  3.怎样制订“辅助计划”/
  4.怎样做“执行记录”/
  5.“生活融合”“活动融合”“教学融合”的相互联系/
三、“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的实施/
  1.谁是“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的牵头组织者/
  2.特殊辅助在“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中至关重要/
  3.影响实施效果的几个因素/
四、给幼儿园的建议/
  1.怎样获得“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的专业支持/
  2.怎样判断一个孤独症儿童能否接受“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
  3.怎样把握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的比例/
  4.怎样引导普通儿童家长接纳孤独症儿童/
  5.怎样确定“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的收费/
    致亲爱的园长和老师/

第五章  普通学校就读中的社会融合教育
一、孤独症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1.普通学校里的另类学生/
  2.孤独症孩子为什么要上普通学校/
  3.普通学校接纳孤独症孩子吗/
二、曲折的就读道路/
  1.十字路口上的选择/
  2.曲折的就读道#p#分页标题#e#路/
三、孤独症学生的就读策略/
  1.“随班就读”,还是“正常就读”/
  2.将改善社会功能贯穿就读始终/
  3.学业成绩量力而行/
  4.反思就读失败/
  5.孤独症学生的职业教育/
四、给学校教师的建议/
  1.一切从接纳开始/
  2.给他们个别化的教育/
  3.让家长走进教室/
  4.用好学校的资源教室/
  5.正常就读宽容接纳,随班就读名副其实/
    致亲爱的校长和老师/

第六章  “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社会配合教育中的自我意识培养
一、一个特殊的“二难推理”/
  1.面对孩子的提问/
  2.孤独症康复教育的“二难推理”/
  3.能够绕道而行吗/
二、“我”和别人不一样/
  1.“妈妈,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
  2.一把双刃剑/
  3.来自家长的两个错误/
三、“我”的成长不一般/
  1.“自我意识”教什么/
     ★自我认知——“我”是否能够知道我自己/
     ★自我接纳——“我”是否能够接受我自己/
     ★自我调节——“我”是否能够控制我自己/
  2.在“自我”面前的心理冲突/
     ★“家庭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冲突/
     ★“自我认知”和“自己接纳”的冲突/
     ★“自我愿望”和“自我能力”的冲突/
     ★“自我独立”和“家庭辅助”的冲突/
  3.“我”从哪里来/
四、走向“自我”之路/
  1.用教育评价催生“自我”/
  2.以思维方式引领“自我”/
  3.说出“我”的秘密/

第七章  “家有星儿初长成”——社会融合教育中的性教育
一、青春期的尴尬/
  1.亦喜亦忧的成长/
  2.“长大”未必“成人”/
二、不能回避的“性表现”/
  1.“性表现”的特殊解释/
  2.性——教育训练的盲区/
  3.孤独症人的“性”/
三、星儿们的性教育之旅/
  1.性教育教什么/
  2.怎样教你懂得“性”/
    ★男孩女孩不一样/       ★你是男(女)孩子/      ★关上卫生间的门/
    ★你要自己睡/         ★你自己洗澡/          ★这是女孩子的秘密/
    ★等上床以后/         ★也会有人欺负你/
四、给教育者的提示/
  1.对“性”的理解很重要/
  2.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八章  “我的孩子是孤独症吗?”——类似孤独症孩子的社会融合教育
一、“我的孩子是孤独症吗”/
  1.孤独症诊断的困惑/
     ★行为诊断的局限性/       ★对漏诊的担忧/         ★商业利益的干扰/
  2.“我的孩子是孤独症吗”/
二、什么是“类似孤独症”/
  1.并非只有“白”与“黑”/
  2.类似孤独症儿童的特点/
  3.类似孤独症儿童的预后/
三、类似孤独症的孩子怎样教育/
  1.教育上的“灰色地带”/
  2.类似孤独症的孩子怎样教育/
    ★把“游戏教育”引向“生活交往”/
    ★不要用“随班就混”代替“社会融合教育”/
    ★既要“补短”,又要“扬长”/
    ★“强制训练”不如“因势利导”/

 

加入收藏
Tag: 教育 融合
上一篇: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
下一篇: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友如亨利》
  • 我心看世界——天宝解析孤独症谱系障碍
  • 友如亨利(人生动物园系列)(A Friend Like Henry)
  • 用当代科学征服自闭症—来自临床与实验的干预教育方法
  •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
  • 自闭症及相关发展障碍参考书目(二)
  • 自闭儿教养宝典
  • 《孤独症儿童关键反应教学法(CPRT)》
  •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手册
  • 自闭症少年出书,勇登英国畅销榜(记录片)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