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症家长希望解决孩子的十几个问题 1、 自己会穿、脱衣服鞋袜; 2、 &...
2004-08-31
勤劳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奉献牺牲是中国父母最典型的特征。有的时候,父母常常会感叹:为了孩子,我们奉献了一切,甚至没有了自我。 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了孩子,没了自己”是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样做的利弊又会怎样?这也是父母意识中很值得反思的一大问题。在本次父母意识调查中,共有14项问题涉及这一领域。让我们分别来作...
2004-08-31
孤独症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不言而知。但泪水不能治疗孤独症,伤心与悲泣过后,现在已是振作精神和采取行动,协助儿童摆脱孤独的时候。 一、要克服儿童的孤独症,家长必须具备足够的信息。要战胜敌人,必须先了解敌人的情况。因此家长应先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有益信息以协助克服儿童孤独症。家长们之间应互相交流经验,以致在处理各自的孤独症时,...
2004-08-31
(据《为了孩子》 02月10日) 最近,一家心理研究所用3年的时间,调查了7个省13个城市430个家庭,发现有50%的孩子从3岁就开始有说谎现象了,年龄的增长,比例也随之增加,到9岁时,说过谎话的孩子已上升到70%。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家庭中的谎言。所谓“家庭中的...
2004-08-31
一家幼儿园曾经做过这样的测试: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另外几个指定的小朋友手中取玩具,结果90%以上幼儿是动手抢或求助老师去取,只有极少数孩子知道采取商量或用其它玩具交换的办法。现在的幼儿会把布娃娃当作假想的伙伴,却不能够同真实的同龄人友好交往。 分析其原因,专家们认为主要是由于独生子女的家长本身往往存在“四...
2004-08-31
在孩子玩耍时,父母亲往往会在一旁助阵,其中不乏鼓励赞美和诱导之词,这种鼓励式的教育一直被视为教子良方。然而,现在却有一项研究显示,父母的干预不论方法如何,可能都是不智之举,也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 美国心理研究协会(APS)新近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孩子们玩耍时如果父母不在旁边,会更有创造力。父母善意的参与和鼓励,以往...
2004-08-31
据某市儿童医院统计,目前,儿童患孤独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5倍左右。专家认为,这与家长工作紧张,无暇陪伴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得急躁、缺乏耐心有关。 据专家介绍,儿童孤独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为千分之七左右。患孤独症的儿童多有语言障碍、多动、不合群等。这些孩子上学后多会出现学习障碍,长大后在与人交往时也...
2004-08-31
陈一青《智障儿童学写字》一书出版了,我是这本书的作者。?捧起还带着淡淡油墨香味的书,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的心情,它是五年前的梦想,今天终于成为现实了。?当生活的镜头拉回到10年前,我的儿子李昂被确诊为孤独症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被重击之后又被推入了绝境,不知何去何从。正好台湾特教专家刘弘白先生来京讲学,我和另一名家长连忙找到...
2004-08-31
现在的父母大多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爸爸妈妈们是否意识到,鼓励性的言语说得不恰当也可能破坏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里我们列举了几种听起来没错,但实际上对孩子成长不利的鼓励之词,希望引起爸爸妈妈足够的重视。 婷婷从幼儿园回来,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 错误回答: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2004-08-31
“乖,听妈妈(爸爸、叔叔、阿姨、老师等等)的话!” 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甚至讲过这样的话吧?而且不仅是讲,更有身体力行的,以此作为奖惩标准的。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听话”就好吗?就够了吗?该听谁的话?怎么去“听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些都是问题。 一般而言,教育孩子听大人招呼、遵守公共道德和纪...
2004-08-31
生活中,常常会一些孩子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烦躁、吵闹、胆怯,害怕去幼儿园或陌生的环境。有些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却表现出对学校的厌倦,具体表现为:每天上学前非常难受、萎靡不振甚至装病不肯去学校。他们的父母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束手无策。 专家表示:其实,孩子有这些表现,可能是患了焦虑症。 儿童...
2004-08-31
一个健康儿童的概念应当是既有健康的体魄,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有些儿童出生后体格发育正常,而其他方面如心理、性格、情绪、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与正常儿童不太一样,有些家长误认为孩子年龄小,长大自然会好,也有些家长虽然认识到孩子不太正常,但到底属于什么病还不清楚,比如小儿孤独症就是一...
2004-08-31
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换牙可能比让他们弹钢琴、滑旱冰、学算数更重要。因为新长出的恒牙几乎要伴随他们一生,而且关系到饮食、面貌,甚至心理,重要性自然非同一般。 不管孩子们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他们的乳牙终有一天会脱落。大多数孩子在五六岁时开始换牙,也有的从4岁开始,个别孩子会迟到7岁才掉第一颗乳牙(...
2004-08-31
听到孩子咳嗽,总是令父母很揪心。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刺激性黏液及其他分泌物的方法,是保护呼吸道的一种肌体反应。孩子是干咳、带痰,还是喘得厉害?辨别孩子咳嗽的声音是找出问题所在的关键。本文帮你找出引发咳嗽的罪魁祸首,然后提供缓和症状以及治疗的最佳方法,让您知道什么情况下该担心,什么时候则无须挂念,尽快帮助孩子恢复。 ...
2004-08-31
专家告诫:如果宝宝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了不均匀的剥脱,好像地图样的舌苔,父母千万不能不把它当回事。因为,当儿童出现地图舌时,便意味着孩子的营养状况出了问题。 发病年龄:常见于4-5岁的学龄前儿童。 发病症状: ·一般无大的痛苦; ·常伴纳食不好、面黄肌瘦、盗汗夜惊、便溏或便秘、容易感冒等症状。 起病...
2004-08-31
挑食,是当前独生子女中常见的现象,主要是指小儿只挑某几种食物吃,而不吃其他食品。因为进食的食物种类过少,常常会引起某些营养素的不足,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小儿的挑食一直困扰着大多数父母。 孩子挑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开始学着自己作决定,想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食物...
2004-08-31
夏季,各种饮料无疑是热卖商品,其中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功能饮料。虽然看上去,它们有着种种的不同,其实配料却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在水中添加了维生素、牛磺酸、葡萄糖、矿物质、电解质、赖氨酸等成分。一些饮料上还写着“抗疲劳,调节血脂,改善免疫功能”等健康概念,让人感觉喝了它,既解渴,又保健。可事实的确如此吗? ...
2004-08-31
天津市的赵女士经常为她不到3岁的儿子感到骄傲:2岁后其儿子就在家人的指导下开始识字,陆续认识好几百个字,赵女士在亲戚朋友面前感到特有面子。可是最近一段时间赵女士却感觉儿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认字”了,而且一教他认字,他就不停地挤眼,双手乱动,坐立不安。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刘戌年说,这是由于父母教育引导不当,...
2004-08-31
卡尔·威特说:“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取决于天赋的高低,关键在于他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 信奉卡尔·威特法则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之点就在于不失时机地给他以发展各种能力的机会。小时候放弃教育,长大后再投巨资请家教,也是枉然! 研究显示, ...
2004-08-31
近年来,儿童忧郁症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话题。据统计,我国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此类病患者至少在1%以上。忧郁症又称心灵自闭症,是一种影响儿童感知、语言、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的心智性疾病,其表现为精神呆滞、孤独无言、疑虑烦躁、生活不能自理等。该病多发在2岁前后。对于病因,目前尚无权威性定论,一般认为与遗传...
200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