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自闭(孤独)症孩子玩游戏(1)
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家长提出上面的问题,本文将首先介绍“自闭(孤独)症与早期发展”,然后介绍“游戏的类型与特征”,最后总结介绍一些游戏的方法。前两项主要为翻译资料。
一、孤独症与早期发展
婴幼儿孤独症用三个领域的术语来定义,通常既是指下面的三联症:社会
互动、交流和想象。
这三个成分是游戏活动的基本成分。因为孤独症儿童在三个方面都有不同
程度的损害,所以他们致力于以某种异常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这三联症中的每一个成分是怎样影响游戏的呢?
问题领域1:
社会互动
从出生,婴儿就能够区分生命和非生命的映象(image),以及人和非人特征。在出生后第二个月,婴儿对物和人的反应已经变得具有显著的差异 :
-
儿童使用环境中的物体作为感觉信息或者兴趣的来源,尽可能地“抓住物体”、“咀嚼物体”或者“踢物体”;
-
另外一方面当与人交往的时候,婴儿使用身体的移动和脸部表情。
专家、学者已经提出来相当多的理论,用其来解释儿童怎样获得他们最初的经验和他们怎样组织和联结不同的映象,以创造出对这个世界的有意义的理解。
现在有一个意见一致的结论是孩子的理解与他们的智力和情绪都有关系。人们相信社会交往、情绪、早期经验和认知是儿童经验的早期处理和统合的所有部分。
两个世界
通过各种各样的,但是系统的探索,婴幼儿获得他们自己的,以及他们环境的知识。当我们仔细考虑早期游戏的时候,我们认为这种探索是“踢、拖、舔、摇晃”这个世界,在这些地方每种事情都有原因和结果。在这个世界上,孩子们重复相同的活动,一遍又一遍——每次都会发生相同的结果 :
· 当他们把拨浪鼓撞击到床架的时候,就会发出某种声音;
· 当他们把拨浪鼓撞击到他们的头时,这将发生伤害;
· 当他们把拨浪鼓扔掉的时候,拨浪鼓就不见了,等等。
这是一个被规则定义的世界,儿童慢慢地学习,并最终掌握这些规则,虽然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客观世界对婴幼儿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世界。
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与其交往”的世界。一个由妈妈、爸爸、兄弟姐妹等等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对孩子们更加有吸引力,是被孩子们更加精力旺盛地探索的世界。
这个“社会”的世界也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则:社会行为不仅由因果关系(causality)控制,而且被人们的目的控制。
这可能使人们相当难于理解,这样人们将会假设一个孩子将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在这个社会的世界中发展能力。但是在早期这个孩子就能理解人们的意图:
试一试在一个六个月大婴儿旁边偷偷地放一个木偶,看见发生了什么?这个孩子将会向上看,不是看着木偶,也不是拿着木偶的手。这个孩子盯着你的眼睛,好象要读懂你的意图:发生了什么?你们互相认识吗?你正在微笑吗?这是不是很有趣?
物 理 途 径 社 会 途 径 “咀嚼、摇晃、探索” 世界 “与其交流的” 的世界 规矩 规矩 原因-效果 意图 通过活动探索自我 (感觉运动活动) 通过镜像探索自我 (分享和协调情绪) 探索的行为 (操作物体) 游戏的行为 (与物体发生关系) 处理信息 处理信息 认知-感知觉 情绪-感情 具体 抽象-动态 效果 效果 意识(理解功能) 经验(理解情境)
这样就变得十分清楚,当遇到缺乏这种技能的某个人,能够阅读和理解这种意图是多么复杂和多么基本的事情。
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年轻人说:“我知道人们通过他们的眼睛彼此进行交流,但是我不能理解他们在说什么?”与这个年轻人想相比较,我们生活得多么奢侈。我们立即理解每个人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只要通过看着其他的人就能获得自由的信息。我们从意图和社会情境的角度进行思考——许多人以相同的方式思考,一个音乐人用旋律和节奏思考。一个患有孤独症的人必须一步一步地记忆和理解每一个新的社会情境。
一个没有孤独症的儿童的世界经验统合了原因-效果信息,以及意图。对于每一个孤独症的儿童,情况似乎是不同的。
孤独症儿童常常努力理解社会的世界,通过应用原因和结果的逻辑。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demanding mask)。
我们期望儿童能够容易地阅读我们的心境和立即地理解我们的意图。严重的交往困难倾向于增加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从来就毫不费力地、有意识地把注意集中到交往的方面。我们假设儿童将理解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我们很清楚我们自己的习惯和期望,这些可能变成我们理解孤独症儿童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