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强迫症孩子的治疗

作者:依米小筑 更新时间:2008-05-22 点击数: 百度一下

接触过一孩子,类似强迫症,说说教他的方法,或者大家在遇到类似案例的时候有用!

桦桦,12岁,男孩,由于学业跟不上,连上过三年小学二年级.经诊断,该孩子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各方面不错,但认知理解等能力落差很大,对人极度不信任,据妈妈介绍,桦桦在学校常被同学取笑,欺负.

桦桦来到学校的时候逢人都会不断的重复说:有鬼有鬼!鬼来了!猜测可能是刚到一个陌生环境的缘故,一连三天,桦桦一直对身边的人重复有鬼的话,第三天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桦桦来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他手上长了几个小红点,类似豆豆的东西,我就说了句:你手怎么了?妈妈代他回答:长豆豆了!于是桦桦又把前几天重复的有鬼变成了:豆豆,有豆豆,边说边伸出手来给人看.....用了好多方法仍然无法转移.

第二天下午,他还在重复:豆豆,有豆豆,边说还是边伸出手来给我看,我一听就来气了,豆什么豆?你再说我打豆豆了,嘿,谁知这一说还歪打正着,桦桦说:不要打豆豆.我一听,好家伙,变了点了,我说:不打可以,你先帮我把XXX做完,嘻嘻,他真的做完了呢,后来我就用豆豆来当成发号施令的人,让他跟豆豆玩,帮豆豆做事情等等导入,他一有重复说豆豆的事我就说,你再重复说豆豆,我就打豆豆,哈,他怕我真打豆豆还真不说了!看来这"豆豆"在他心里份量可重了,慢慢的他就不重复了哦,要教的目标也能融入进去了呢!~:) 

(哈哈,个人认为,这是最坏的点子了,不过孩子真的改变了,也算是有用的点子之一吧,呵呵~~)

网上关于强迫症的相关介绍:

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
  本病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也有早在童年期发病者。儿童期强迫症中,男孩的患病率约为女孩的3倍。


病因
过去大多认为本病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些年来,广泛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提示本病的发生有其生物学基础。
  一、遗传。
二、生化。  
  三、解剖。  
  四、生理。  
  五、心理。 
  
症状
临床表现: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包括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以及强迫动作或行为;可以一种为主,或几种兼而有之。
  一、强迫观念。
  (一)强迫思想:有如下一些表现形式:
  1、强迫怀疑:
  2、强迫性穷思竭虑:
  3、强迫联想:
  4、强迫回忆:
  5、强迫情绪:
6、强迫意向:
(二)强迫动作和行为。
  往往是作为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患者不由自主地采取的顺应行为。
  1、强迫检查。
  2、强迫询问。   
  3、强迫清洗。
  4.强迫性仪式动作。
  5.强迫性迟缓。

检查
  有典型的强迫症状,患者认识到强迫症状来源于自身,干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为之感到苦恼,试图加以排除或对抗,或迫切要求治疗者,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慢性病例,患者在试图摆脱强迫症状失败之后,形成了适应于其病态心理的行为方式,对其强迫症状不再感到苦恼,转而坚持保留其病态行为,不再要求治疗。

治疗
  一、药物治疗。
  主要采用具有5—HT重摄取阻滞作用的药物,以氯丙咪嗪最常用。
  1、氯丙咪嗪:
  2、氟西汀:
  3、其他抗抑郁剂:如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用于治疗强迫症。
  4、苯二氮卓类:
  二、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对强迫症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使患者了解其疾病的性质,指导患者把注意从强迫症状转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
  2、行为疗法。
  主要采用暴露疗法和反应防止法。暴露疗法的目的在于减轻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而反应防止技术则目的在于减少仪式动作和强迫思维出现的频度。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行为疗法与药物疗法合并使用,往往可以取得较佳效果。
  3、精神分析。
  对部分强迫患者有效。
  三、精神外科治疗。

加入收藏
Tag: 孩子 治疗
上一篇:海伦老师对教学的建议
下一篇:肠促胰激素对自闭症孩童疗效的双盲交叉评估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世界卫生组织0-10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
  •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1)
  • 自闭症矫治的原则
  • 孤独症儿童想拿取食物或感兴趣的东西,常采取什么方式沟通
  • 怎样能走出孤独?
  • 西医释疑:孤独症
  • 结构教学法的研究对象
  • 利用图表的教学策略扩展自闭症儿童的思维及预备与组织其沟通的前
  • 自闭症教战手册(三)
  • 自闭症儿童非惯例性口语行为沟通功能之研究(十一)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